​外族入侵孔子后人投降真的吗(每个朝代都不敢惹孔子后人)

外族入侵孔子后人投降真的吗(每个朝代都不敢惹孔子后人)

孔子家族,和中国封建王朝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从西汉汉高帝十二年时,孔子的第八世孙孔腾,便被汉高帝刘邦册封为奉祀君。汉元帝时期,改为褒成君。汉平帝时期,直接封为褒成侯,而孔子也被追封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时期,孔子被尊为王爵,而孔子的嫡长子孙则被封为文宣公。

奉祀君、褒成侯、文宣公等称号,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衍圣公大家肯定耳熟能详。公元1055年,宋仁宗便将孔子的嫡长子孙孔宗愿册封为衍圣公。

自此一直到1935年,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辞去衍圣公爵位,改称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后,孔门承袭衍圣公的时间长达880年之久。

那么问题来了,孔门在山东,而北宋以后,山东地区多次被金国、元朝、清朝所占领,这些时间段,孔门衍圣公是怎么延续下来的呢?

一、金国来了,孔端友选择带着孔子的木像南下。

靖康二年,也就是1127年,北宋宣告灭亡。这个时候的孔门就比较尴尬了,因为山东被金国占了,孔门自然也不能幸免。

孔端友是当时的衍圣公,面对金人的入侵,他是怎么做选择的呢?在叔叔孔传的支持下,孔端友带着孔子的木像,以及孔门绝大多数英才选择南下,投奔到了宋高宗赵构那儿,长期驻扎在浙江衢州。

但是我们要知道,孔门在山东的大量物产是没法移动的。比如说孔林、孔庙等都没办法带到南方,于是孔端友便将自己异母的弟弟孔端操给留在了山东。

这下麻烦了,因为金人南下后,让刘豫建立了伪齐政权,刘豫便将孔端操的儿子孔璠给立为了衍圣公。

于是乎,南北两边各有一个衍圣公,分别属于南宋和金国。双方发展都还不错,怎么看怎么像孔门的求生之法: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北宗这边,孔璠之后,还有孔拯、孔摠、孔元措(孔元用)等人袭封衍圣公。

南宗这边,孔端友之后,还有孙孔玠、孔搢、孔文远、孔万春、孔洙等人承袭衍圣公。

所以,你不能说金人来了,孔门就立马投降了。他们只是有策略地选择性地投降。主体还是选择南下了,旁枝才留在了山东。

二、元朝来了以后,一时间居然出现了三派衍圣公。

这一时期,对孔门来说,考验实在是太大了。为啥呢?因为山东曲阜几次易手,每次孔门之人都要做出反应。

原本是金国占领山东,蒙古人来了,山东就被蒙古给占了。金国被灭了以后,宋朝一度恢复了对山东的管辖权。可惜没多久这地方又落到蒙古手里了!就问你孔门何去何从?

金宣宗时期,金国完全扛不住蒙古的打击,只好选择把都城南迁到了汴京。这个时候北宗的衍圣公孔元措,也就跟着来到了汴京任职。

蒙古人占了山东以后,就把孔元措的弟弟孔元用暂时封为了衍圣公,一时间,山东、汴京、浙江三地出现了三派衍圣公。等到第二年蒙古人攻占汴京以后,孔元措二话不说就选择了投降蒙古,因此重新成了衍圣公。

南宋被灭了以后,南北两宗的孔门,再次归于一统。这个时候南宗就被元朝给取消了,南宗最后一任衍圣公孔洙选择让出衍圣公的位置。

到了元成宗时期,居然让孔元用的后人孔治承袭了衍圣公,自此南北两宗再次统一,而北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你别问我到了这个时候衍圣公的血统是否还有保障,由于战乱年代,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考虑啥血统啊?所以说,不少人都认为,由于孔门北宗长期在金朝、元朝的统治下生活,早就已经有了女真人、蒙古人的血统,谁知道呢?

三、清朝来了,孔门再次带头归顺。

明朝的衍圣公,自然是承袭了元朝时期的。虽说后来孔治的儿子孔思诚被孔思晦给取代了,但是这依旧不影响孔门归顺元朝的决心。

此后孔门在明朝传承倒是很稳定,到了天启年间,孔子的第六十四世孙孔胤植成为衍圣公。可是这位老兄在清军入关以后,立刻就上表宣布投诚:

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圣学之崇隆,趋跄恐后;仰皇猷之赫濯,景慕弥深。伏愿玉质发祥,懋膺天心之笃祜;全瓯巩固,式庆社稷之灵长。臣等无任瞻仰汴舞屏营之至。谨奉表上进以闻。---《孔府档案》

当时明朝在南京还成立了一个小朝廷,可是孔胤植却直接宣布投靠了清朝,实在是把孔门的求生之道演绎得活灵活现。

还有就是多尔衮实行剃发令的时候,不少汉人都表示反对,结果呢?衍圣公孔胤植带头剃发,还号召所有孔门子弟宣布剃发。好家伙,啥也不说了。

所以孔胤植在清朝受到的待遇是相当高的,直接被封为太子太傅。哪怕是上朝,也位列内阁大臣之上。

当然了,孔门当时依旧还有硬汉,比如说孔子第六十二世孙孔闻謤。他非常反感孔胤植的行为,所以直接上书多尔衮:

贵国既得中华,当用中华冠服。

意思就是说,你们清朝既然已经占了中华的地盘,那就应该穿中华的衣服,留中华的发型。果然是硬汉一枚!这可把多尔衮给气坏了,直接下令:

孔子圣之时,闻謤妄言,殊辱乃祖,理当正法。念圣裔,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由此可见,乱世之中,孔门的老套路再次上演了,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谁知道日后这天下是谁的呢?孔闻謤唱反调,或许就给老孔家留了一条生路。

总结:王朝可以不断换,老孔家始终屹立不倒。

这就是孔门的传承艺术,不管在任何时代,孔门都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为啥?因为人家下注的点比较多。

只要有一脉传承下来,那么老孔家就还有未来。因此就算到了清朝灭亡,衍圣公依旧存在了很多年。一直到了孔德成辞去了衍圣公爵位,这才作罢。要知道,这玩意儿是宋朝时期开始启用的爵位,直到清朝末年还在用,实在是让人叹服!

相关推荐

​余秀华最好的十三首诗,余秀华最经典八首诗词

​余秀华最好的十三首诗,余秀华最经典八首诗词

88

余秀华最好的十三首诗,余秀华最经典八首诗词 有的人认为余秀华的诗太过于露骨,而有的人认为她的诗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在她身上摘不掉争议的标签,但她就是她,一个有着才华...

​武则天为天后谁为天皇

180

武则天为天后谁为天皇 奇闻异事 武则天为天后谁为天皇-武则天死后,宋朝出了一位新天后,如今有3亿信徒,万座庙宇 唐朝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经过一番挣扎,终于完...

​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

​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

165

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历史上,能够登上皇位的大多都是有能力之人。尤其是开国皇帝,他们往往都是有着诸多功...

​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

​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

197

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 赵胜介绍 平原君,嬴姓,赵氏,名胜(?-前251年),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弟弟,是东周战国时期赵国宗室大臣,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任宰相,是...

​蜀汉灭亡的 曹魏是如何报复蜀汉的

​蜀汉灭亡的 曹魏是如何报复蜀汉的

145

蜀汉灭亡的 曹魏是如何报复蜀汉的 你真的了解蜀汉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之中,蜀国虽然最小,可是却最好战,前有诸葛亮的六出祁...

​秦朝的覆灭与汉朝的建立,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秦朝的覆灭与汉朝的建立,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199

秦朝的覆灭与汉朝的建立,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秦朝的覆灭与汉朝的建立,二者之间有何联系?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朝其实就是...

​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是郭嘉还是荀攸?

​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是郭嘉还是荀攸?

87

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是郭嘉还是荀攸? 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是郭嘉还是荀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许多《三国演义》读者心中,曹魏第一谋士是郭嘉,其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