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历史第一缔造者的传奇人生
#乾隆创下了哪些历史第一?#
一、乾隆的历史地位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在清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他将康乾盛世推向顶峰,同时也为清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乾隆皇帝在清朝的统治时期长达六十年,加上四年太上皇生涯,实际掌权时间长达六十三年,是中国所有皇帝中掌权时间最长的人。他二十五岁继位,彼时清朝国力强盛,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代帝王的努力,国家呈现出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统治稳固的局面。
乾隆登基之初,面临着复杂的政治局面。雍正时期对王公贵族的打压使得他们在乾隆继位后有狗急跳墙之虞。乾隆采取宽容政策安抚贵族,彰显仁义,顺利完成皇权过渡并积累自己的力量。在他当政时期,臣子大多听话,即使是大贪官和珅也对乾隆言听计从。
在乾隆统治下,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中国封建社会最高水平。乾隆时期的 “康乾盛世”,是中国人口最多,创造财富最多,规模最为宏伟的封建 “盛世”。乾隆重视农业发展,提倡百姓务农,同时注重水土保护。他还鼓励商业发展,给予商业宽松政策,如允许商人去收成不好的地区销售粮食可免除税收,允许百姓贩卖少量私盐。这些举措使得清朝经济迅速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在军事方面,乾隆不敢懈怠。他认为国家军事力量必须强大,才能保证国家人民的安宁。对内,他用战争铲除不良势力;对外,用军事力量震慑邻国。乾隆一生经历众多战役,虽有胜有败,但实现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奠定中国基本版图的目标。
在文化方面,乾隆皇帝重视文化发展。他组织编写了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四库全书》,耗时二十几年完成。他还对建筑有自己的见解,在位期间修建了很多有特点的建筑。
然而,乾隆皇帝的统治也存在诸多问题。他晚年不像早年间那样励精图治,开始不思进取,盲目自满。官员们为讨好乾隆,对国家负面消息不上报,导致吏治腐败严重。从中央到地方,无官不贪,办事效率低下。土地兼并问题也在乾隆朝后期变得严峻,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乾隆皇帝还喜欢出宫远游,六次南巡耗资巨大,加上连年用兵和大兴土木,导致国库空虚,百姓贫苦。
乾隆六下江南,虽有一定积极意义,如关注兴修水利、治理水患,整顿吏治等,但他颠倒了南巡的主要目的,借南巡之机游山玩水、铺张无度,造成极大浪费,为清朝的最后垮台埋下了伏笔。
清朝衰败始于乾隆,在他统治期间,人口激增导致土地资源紧张,官僚体系腐败日益严重,外部势力威胁加剧。乾隆皇帝权力欲极强,采取专制统治措施,加强对官员的监控和打压,限制言论自由,大肆修建宫殿和园林,消耗国家财富,加剧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同时,乾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清朝错失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在科技、文化等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总之,乾隆皇帝在清朝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将康乾盛世推向顶峰,但也为清朝的衰落埋下了祸根。
二、乾隆创下的历史第一
(一)统治时间最长
乾隆 25 岁登基,86 岁禅位后又做了三年多掌握实际权力的太上皇,在位时间达 64 年,其长度居世界统治者之首。乾隆帝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从秦始皇开始,到宣统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乾隆的在位时间远超秦始皇嬴政的 37 年、宋理宗赵昀的 40 年、宋仁宗赵祯的 42 年、唐玄宗李隆基的 44 年、明世宗朱厚熜的 45 年、明神宗朱翊钧的 48 年等帝王。即便是与世界其他统治者相比,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在位 72 年,但他 5 岁登基,22 岁才对统治国家产生兴趣,实际掌权时间不过 50 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间 63 年,可那时英国已进入虚君时代,君主权力无法与大清帝王相比。所以,乾隆的统治时间长度确实居世界统治者之首。实际掌权 63 年,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帝 25 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这期间始终牢牢掌握着权力,从未与他人分享。在中国历代的帝王中,乾隆可能是最幸运的那一个,他的继位没有经历激烈的斗争,而是平稳过渡,诸事顺利。他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四海升平,经济、文化发展鼎盛,是一个实打实的盛世天子。他一生创造了多项纪录,其中实际掌权 63 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二)最长寿的君王之一
享年 89 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从公元前 22 世纪到 1911 年,从夏禹开始到末代皇帝溥仪,中国历代君王近 500 名,其中活到 70 岁以上的仅有 9 人,分别是汉武帝刘彻、梁武帝萧衍、唐高祖李渊、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宋高宗赵构、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和乾隆。其中又只有梁武帝、武则天、宋高宗和乾隆活到了 80 岁,乾隆以 89 岁高龄在这 4 人中拔得头筹。放眼世界,乾隆也排在历史第二,仅次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 90 岁。乾隆为何能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呢?有动力没压力,不好色吃得好。他有 “十全武功” 和 “十全文化” 作为精神动力,继位时没有经历残酷的夺嫡之争,压力较小。而且乾隆不好色,生活自律,每年都会外出打猎,天不亮就上朝,吃完饭就遛食儿。在饮食方面,乾隆荤素搭配,细嚼慢咽,饭后遛食儿,菜单上还有蜂蜜、人参、东北豆腐和八珍糕。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不超过 35 岁,乾隆却能活到 89 岁,实属不易。在全世界也能排在历史第二,仅次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 90 岁。拉美西斯二世活了 90 岁,乾隆以 89 岁高龄紧随其后。在古代,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很差,八十岁已经是很长寿了,乾隆那样的岁数更是奇迹。据说乾隆一生都爱喝绿茶,而且作息十分规律,这也告诉我们,养生对长寿还是很有作用的。
(三)运气最好的君王
综合天赋极好,身体好,智商高,懂得五种语言,武功高强。乾隆的综合天赋极好,他身体很好,一生没遭遇过大灾大病。智商高,过目不忘,懂得满汉蒙维藏五种语言,是中国皇帝当中唯一一个懂得这么多语言的皇帝。他武功高强,一生酷爱狩猎,每年都会去两次以上,而且每次都有斩获,曾亲手射杀过一头熊。登基过程平稳,无阴谋无血腥。乾隆的帝位来的非常容易,他的大部分兄弟都是早殇,没资格和他竞争帝位。唯一一个有点资格和他竞争的弘时,又年少放纵,早早被雍正削除宗籍。乾隆继位时,清王朝恰恰达到了其历史顶峰,爷爷康熙和父亲雍正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康熙对乾隆十分宠爱,将他带进宫里,陪伴左右,亲自教导。雍正即位后,很快就决定传位给乾隆,雍正元年,雍正书写弘历的名字,藏在乾清宫最高处 “正大光明” 匾额的后面。所以,乾隆的登基过程平稳,无阴谋无血腥。继位时基础扎实,统治 60 年后成功举行禅位大典,终生保持权力。乾隆继位时,清朝国力蒸蒸日上,一片升平的气象。康熙平三藩、收台湾、征讨葛尔丹,把能威胁清王朝的大部分敌人都消灭得干干净净。雍正推广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为清王朝开拓了财源,到雍正去世时,国库盈余达到了六千多万两之巨。乾隆在这样的基础上继位,统治 60 年后成功举行禅位大典,既博得了美誉,又做到了终生保持权力,历史上如此权力交接能像乾隆一样平稳顺利的不多见。
(四)最会享受的君王之一
喝水非玉泉山玉泉水不饮,餐具讲究。乾隆的吃喝用都是最讲究的,他喝水非天下第一泉的玉泉山玉泉水不饮,就连他的餐具也是历代君王中最讲究的。从乾隆帝的一天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十分奢华。早上四点钟起床,洗漱完毕去坤宁宫参加朝祭,身穿吉服。朝祭结束后,六点左右吃早饭,早饭很丰盛。乾隆时期,内务府造办处购进大量紫檀木,为乾隆帝设计制造各类器物,几乎配齐了皇宫、行宫、园林、别署所需的全部家具。与父亲雍正帝朴素相比,乾隆显然是一个更注重享受生活乐趣的帝王。六次南巡,四次东巡,无数次其他巡幸。乾隆还 6 次南巡,4 次东巡,还有无数次其他巡幸,领略了中华大地各处奇景。他的巡幸不仅是为了游玩,也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如关注兴修水利、治理水患,整顿吏治等。但他颠倒了南巡的主要目的,借南巡之机游山玩水、铺张无度,造成极大浪费,为清朝的最后垮台埋下了伏笔。
三、乾隆的历史成就

(一)维护主权
多次反击廓尔喀攻打西藏,保卫了西藏百姓安定和平的生活状态,出台《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强化对西藏的管理和维护地区领土完整。
乾隆时期,廓尔喀两次入侵西藏。乾隆五十三年(1788 年),廓尔喀攻打西藏,康安领导下的军队战胜了廓尔喀军,并且一直攻打到廓尔喀的国都阳布,最终廓尔喀不得已停止战争,与清朝和解。乾隆五十七年(1792 年),廓尔喀贼心不死再次发动对西藏的攻击,乾隆帝再次镇压廓尔喀时,大将军福康安带领八旗作战勇猛,大败廓尔喀军。清政府在平定廓尔喀时出台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的平等地位,强化了对西藏的治理,维护了领土完整。
击败大小和卓,守住新疆,促进了新疆的稳定,对现代新疆的成型起到大作用。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投靠清朝的小和卓叛逃,投奔大和卓,大小和卓兄弟宣告独立。他们的统治惨无人道,乾隆二十三年(1758 年)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清政府为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南疆百姓,出兵平定了大小和卓。清朝收回了新疆地区,从此天山南北全部属于清朝的领土。
彻底消灭准格尔叛乱,控制天山南北两路。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乾隆帝派蒙古人成兖札布、满族人兆惠领兵进攻准格尔部。至此,清军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两路。从康熙朝开始的,葛尔丹准格尔汗国叛乱持续几十年,终于在乾隆朝解决。
土尔扈特部东归,乾隆册封渥巴锡,展现大国风范。
1771 年 1 月,渥巴锡率领本部 17 万人东迁,回到其祖先的家园。7 月到达西部蒙古,乾隆皇帝册封他为乌讷恩素诛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以其所部为旧土尔扈特部。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使臣要乾隆把渥巴锡交出来否则就开战,乾隆霸气回应:“战便战!”
(二)发展文化
编纂《四库全书》,虽有禁书目的,但为中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乾隆皇帝亲自倡导并编成了大型文献丛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开始编纂,历时 9 年成书。共收书 3503 种,79337 卷,36304 册,近 230 万页,约 8 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乾嘉学派的形成,对历史中的文化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弘历对文化事业的热心,汉学从乾隆朝愈益兴盛,至嘉庆朝,形成了著名的 “乾嘉学派”。
(三)重视经济
开拓边疆后大力发展经济,重视外贸经济,使大清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乾隆中期比较重视外贸经济,在其推动下大清的对外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大清商船不仅到达韩国、日本等近邻,还到达亚洲遥远的沿海国家,凭借蓬勃发展的航海贸易,大清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发展垄断经济,以高税收策略从盐、矿业、造币业等垄断行业中汲取财富,使国库迅速膨胀。
乾隆建立对外贸易经济后,便开始发展垄断经济,他以高税收的策略从盐、矿业、造币业等垄断行业中疯狂地汲取财富,使国库迅速膨胀。
扶持北方资源经济,转移人口,财政支持北方发展,缓解南北贫富差距。
清代时期南北贫富差距大,乾隆帝扶持北方资源经济,转移人口,财政支持北方发展。他派遣官员考察北方矿产资源,证实北方蕴含丰富矿产,如山西煤矿。乾隆帝出专款投资用于北方资源经济开发,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扶持北方经济发展。同时,出台政策鼓励未金榜题名的学子前往北方任职,大量学子拖家带口迁往北方,北方人口剧增。乾隆帝还鼓励商人北上行商,并赋予优惠政策,吸引南商前往北方做生意,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四)爱民之心
在位六十三年期间,除南巡外专心政事。
乾隆在位六十三年,除南巡外,大部分时间专心政事。
五次全国免粮钱,重视奖赏农桑,对赈灾也非常重视。
乾隆重视奖赏农桑,对赈灾也非常重视,曾五次全国免粮钱。
四、乾隆的负面影响
大兴文字狱,造成中国几百年的落后挨打。
清朝乾隆时期大兴文字狱,数量创纪录,共发生了 130 余案,其中 47 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文字狱多是通过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制造出来的,如王锡侯《字贯》案,仅仅因为凡例中列出孔子、康熙、乾隆名字而未避讳,全家被斩首,相关人员也受到制裁,大量书籍被销毁。乾隆时期的文字狱主要目的是巩固满族统治者的绝对地位、打压反清复明的残余势力。文字狱的兴起使得清朝的知识分子人心惶惶,不敢谈论时政,发表意见,只能顺从统治者,文化局面死气沉沉。同时,文字狱严重摧残了历史文化典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蹂躏着人们的身心,造成社会恐怖、文化凋敝,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中国后来的落后挨打埋下了隐患。
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乾隆二十二年之后,清朝开始全面闭关锁国。闭关锁国的本质是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政治上的天朝上国思想(孤立主义),军事上的消极防守,文化上的保守主义。闭关锁国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清朝的统治,但也让清朝看不到世界的进步,使得生产技术和社会制度形成了代差,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朝统治者将英国使者带来的工业革命产物看作奇淫技巧,洋务运动也未能改变清朝落后的局面。闭关锁国使得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阻碍了中国和世界科技文化的交流,加剧了封建吏治的腐败和人民的积贫积弱,直接导致了后来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六下江南,奢侈浪费致使国库亏空。
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南巡都像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巡游,随行人员成千上万,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也让百姓叫苦不迭。乾隆南巡虽有一定积极意义,如查看指挥治水、训练八旗子弟、笼络人心等,但他颠倒了南巡的主要目的,借南巡之机游山玩水、铺张无度。地方官员为讨好皇帝不惜血本修建行宫,甚至挪用赈灾款项,引起不少民怨。乾隆南巡花费众多,在后世常被视为铺张浪费,为清朝的最后垮台埋下了伏笔。
五、总结
乾隆皇帝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创下了诸多历史第一,在维护主权、发展文化、重视经济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然而,他的一些负面行为也为清朝的衰落埋下了隐患。但不可否认的是,乾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将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但同时也为清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笔。他统治时间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享年 89 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之一,在全世界也能排在历史第二;他综合天赋极好,登基过程平稳,继位时基础扎实,统治 60 年后成功举行禅位大典,终生保持权力,是运气最好的君王;他喝水非玉泉山玉泉水不饮,餐具讲究,六次南巡,四次东巡,无数次其他巡幸,是最会享受的君王之一。
在维护主权方面,乾隆皇帝多次反击廓尔喀攻打西藏,出台《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强化对西藏的管理和维护地区领土完整;击败大小和卓,守住新疆,促进了新疆的稳定,对现代新疆的成型起到大作用;彻底消灭准格尔叛乱,控制天山南北两路;土尔扈特部东归,乾隆册封渥巴锡,展现大国风范。
在发展文化方面,乾隆皇帝编纂《四库全书》,虽有禁书目的,但为中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乾嘉学派的形成,对历史中的文化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重视经济方面,乾隆皇帝开拓边疆后大力发展经济,重视外贸经济,使大清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发展垄断经济,以高税收策略从盐、矿业、造币业等垄断行业中汲取财富,使国库迅速膨胀;扶持北方资源经济,转移人口,财政支持北方发展,缓解南北贫富差距。在爱民之心方面,乾隆皇帝在位六十三年期间,除南巡外专心政事,五次全国免粮钱,重视奖赏农桑,对赈灾也非常重视。
然而,乾隆皇帝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他大兴文字狱,造成中国几百年的落后挨打;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六下江南,奢侈浪费致使国库亏空。这些负面行为使得清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总之,乾隆皇帝是一位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他的文治武功和文化艺术成就,成为了后世赞誉和效仿的对象。然而,他的保守和顽固,也使清朝在近代转型中错失了一些机遇,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