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首富之子盛恩颐,曾一次性输掉100套洋房,晚年被活活饿死
都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可谁能知道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滩,有一个身价不菲的富二代,其父亲是被称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业之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的盛宣怀。留给儿子的万贯家财,却被他挥霍一空,到了晚年甚至活活被饿死。那这个富二代当年到底做了什么?以至于晚年如此凄凉呢?
盛怀宣
盛怀宣富二代叫盛恩颐,他爹盛宣怀是晚清首富,是清末有名的红顶商人。盛宣怀本身就是出生官宦人家,只是早年盛宣怀屡次科考不中,后来找人走关系成了李鸿章的幕僚。
当年李鸿章风光无限,盛宣怀又是个能做实事的人。因此被李鸿章看重,一路扶摇直上。更是在李鸿章掀起洋务运动时立下汗马功劳,短时间内赚得盆满钵满,之后他还斗倒了胡雪岩,成了又一个红顶巨贾。
之后盛宣怀还控制了轮船招商局,创办了汉阳铁厂,甚至被清廷邀请担任商务大臣,一时间可谓风光无量。当年盛恩颐出生时,正好盛宣怀被慈溪招进宫问话,慈禧听闻他又得一子,亲自赐名“恩颐”。
虽说盛恩颐是盛宣怀的第四子,但前面几个哥哥在早年都意外夭折。当年过半百的盛宣怀又得儿子之后,自然是大喜过望,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希望把他培养成自己的继承人。
为了将儿子培养成才,从小盛宣怀对他的教育都十分严格。不仅重金聘请家庭教师,长大后更将他送往国外留学。让他见见世面,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回国后就直接将他安排在家族企业上班,可谓为他操碎了心。
等盛恩颐到了该结婚的年纪,盛宣怀就四处物色合适的姑娘。最终他看中了民国总理孙宝琦的女儿孙用惠。他打听到女孩虽说比儿子年纪大一点,但无论外貌家世还是人品,可都是万里挑一。
为了儿子能娶到她,盛宣怀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打通了各种关系,这才如愿以偿。按理说盛恩颐可谓是妥妥的人生赢家,身为晚清首富之子,他不用操心任何事情,可以随心所欲,又有贤惠漂亮的老婆,还有父亲留下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但正因如此,从小被受宠爱的盛恩颐也养成了纨绔子弟的毛病。他对家族的工作并不上心,每天只想着吃喝玩乐,也让盛宣怀恨铁不成钢。但盛恩颐是长子,无论他做了什么,依然无法撼动他继承人的身份。
盛恩颐成为了财产继承人
1916年盛宣怀因病去世,盛恩颐成了继承人,坐拥盛家万亿家财。为了保证盛家在他死后不会大厦倾倒,盛宣怀也想了不少办法。他学习国外先进的传承经验,先将四成财产平分给子女,又拿出四成设立了“愚斋义庄”,这就同现在的信托基金一样,可以让子孙后代有一份保障。最后两层是家族公用财产。
到最后,盛恩颐到手的现金还有116万两白银,这在当时完全可以组织一个军队。而这仅仅是现金,盛恩颐还分到了很多的房产和企业,光靠这些他每年的公司分红都是个天文数字。
就是因为吃喝不愁,盛恩颐才无所顾忌,再加上这些年养成的纨绔子弟的习惯,因此他在上海他也是个有名的刺头。
盛恩颐的排场很大,为了让人们知道他盛四公子的名号。他曾斥巨资购买中国进口第1辆奔驰车,更是斥巨资对其改装,更托关系搞来一个“4444”的车牌,这让他走到哪里都让人们知道是他盛四公子大驾光临。
而且他还特别喜欢和别人攀比,为了彰显自己的财力,他前后娶了11个老婆。并且给每个老婆都置办了一栋别墅,并配有专门的佣人司机伺候。并且花费重金送老婆们出国留学,就是为了提高她们的谈吐,让别人都夸他眼光不一般。
这点钱对于盛恩颐而言只是毛毛雨,虽然看着大手大脚,但根本不会伤及盛家分毫。但是他最后染上了两样恶习,最终让他沦为乞丐。
两样恶习埋下祸根
第一,他染上赌博。当时上海的博彩业很是繁荣,大街小巷有数不胜数的赌场。但因为都是现金交易,这样盛恩颐觉得很麻烦。于是他直接在家里搬出古董去当铺兑换,第2天再派人赎回来,尽管中间有着不小的典当手续费,可盛恩颐财大气粗根本不在乎。
后来盛恩颐的赌瘾越来越大。一开始只是古董,后来他甚至拿出了房契地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和卢小嘉那一场世纪豪赌。
卢小嘉是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卢永祥是占据了浙江上海等地的军阀。当年卢小嘉给一个黄金荣力捧的戏子喝了倒彩,气得黄金荣让手下把他暴打一顿。结果第2天卢小嘉带着一帮便衣警察,找到黄金荣一顿猛揍,还把戏院砸了。黄金荣这才知道对方是自己惹不起的人物。
一个在上海滩威风凛凛的青帮老大,不仅不敢吭声,还准备了厚礼,对着一个比自己小了几十岁的小年轻低头认错,这才让卢小嘉放过。
仅此一事,让卢小嘉名声大噪,被人们称为“上海第一阔少”。这个名头让盛恩颐万分不爽,彼时他坐拥万贯家产,怎么会让一个军阀之子比了下去?为此两人暗暗较劲起来。
只要卢小嘉有的,盛恩颐不仅要有,而且要超级加倍。两人为此事较劲许久,最后决定在赌场上一决高下。为了赢下赌局,卢小嘉将父亲盘剥下来的家底全部都拿了出来。盛恩颐也不甘示弱,将自己在上海滩的店铺和房子全部都压了出去,总共有100多套房产。可是还是功亏一篑,输掉了这些房子。
旁边的人看得目瞪口呆,普通人若输掉这么多,肯定会当场吐血。可盛恩颐却一脸无所谓,好似他拿出去的不是100多张房契,只是几张普通的纸而已。在这场世纪豪赌后,盛恩颐总算有点收敛。没过多久,他便染上了第二个恶习。
第二个:抽大烟。虽然说在当时的上海滩,凡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多多少少会抽几口,但盛恩颐却成了地道的大烟鬼。每天不整几口就浑身难受,而且抽完大烟后,他就无心工作,将公司的事交给自己的秘书宋子文打理。
宋子文的工作能力很强,将盛家的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盛恩颐每天要做的,只是在合同上签签字,就连这他也时常不能完成。宋子文经常满世界找他签字,运气好就能在家里找到他,运气不好他就得跑烟馆。
盛恩颐根本无心工作,哪怕宋子文兢兢业业地和他汇报。他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没有放在心上。本来倚仗着宋子文,盛家还能正常运转,他也能靠着公司的红利继续潇洒。可盛家却看不清这一形势,硬生生地将宋子文逼走了。
原来宋子文为了汇报工作,经常去盛家找盛恩颐,久而久之而和盛家七小姐谈起了恋爱。盛家看宋子文出生不好,配不上盛家的女儿,便想将宋子文调走。宋子文愤恨不已,就直接提交辞职信。
盛家公司出现破产,盛恩颐打起愚斋义庄的主意。
没了宋子文的打理,盛恩颐根本无法独自处理公司的事务,很快公司就破产了。但是这却不能让盛恩颐就此醒悟,从小到大他已经过惯了这种奢靡的日子,现在让他收敛自己根本不可能。而且他知道自己还有最后一条退路,那就是愚斋义庄。
他当时联合两个弟弟申请把愚斋义庄里的那部分遗产重新分配,这让盛恩颐的母亲庄夫人大发雷霆。她知道自己的儿子烂泥扶不上墙,不管有多少家产都会给他败光的,这个愚斋义庄是盛家最后的希望,绝不能让他糟蹋了。
因为庄夫人态度坚决,盛恩颐也无可奈何,只得伏低作小,老实了几年。可庄夫人刚一病逝,盛恩颐就撕下他伪装的面具,尽管庄夫人病逝后,他已经获得了70多万两的遗产。但是赌瘾和毒瘾都沾染的他,这些钱也也只够他挥霍一阵而已。所以他再次将主意打到了愚斋义庄,联合自己的兄弟和侄子,以愚斋义庄经营不利为由,再次提出重新分配遗产。
此时盛家已由盛恩颐掌管,他打算向政府备案后,将这份遗产平均分为5份。由各兄弟平分。本来他的算盘打得挺好,没想到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盛家七小姐盛爱颐看不惯哥哥如此败家,要求重新划分遗产,这是什么情况呢?
当初盛宣怀设立愚斋义庄时,本来就打算将其中一部分钱用于整个盛家的日常花销。现在盛恩颐要全部拿走评分,那其他人便没了保证,因此盛爱颐想要分得一些钱。
只是当初盛宣怀设立愚斋义庄的初衷就是给儿子们的保障,遗嘱规定只有儿子们才有权利继承遗产。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颁布了新的法律,让女子也有权继承财产。
盛爱颐也没有狮子大开口,只想从中拿取30万就可以了。盛恩颐虽然平时挥霍无度,对外人豪掷千金,可是对家人却非常吝啬。他一口拒绝了妹妹的要求,哪怕盛爱颐最后主动退让,只要求10万元,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下让盛爱颐彻底恼怒,她联合盛家其他姐妹直接将盛恩颐告上法庭,要求平分盛家遗产。上海地方法院受理了此案,很快这个案子就被申报报道,引起了社会的轩然大波。
毕竟是晚清首富子女的遗产纠纷案,这让外界十分关注。很多旧思想的人认为女子分得家产是无稽之谈,可盛爱颐却打出男女平等的口号,让不少新思想的人士支持。连宋氏姐妹也都公然站在盛爱颐这一边。
1928年9月5日,这场官司在世人的瞩目下开庭了.盛爱颐坚决要求根据政府法律平分遗产,盛恩颐据理力争,说遗产分配应当遵从父亲的遗愿.盛爱颐表示父亲的遗嘱是将一部分遗产划归愚斋义庄,好保证盛家人可以衣食无忧。但现在盛恩颐要将愚斋义庄再次分配,明显和父亲遗嘱不符,所以不能将愚斋义庄只分配给儿子。
双方都不肯退步,在法庭上直接吵了起来,最后经过艰难的法律程序,法院终于作出判决。盛爱颐最终胜诉,遗产共评分为7份,每人可获得60万两白银,终于盛家遗产分配案到此落幕。
拿到了巨额遗产,盛恩颐又开始作妖。之前他输给卢小嘉是因为他有个军阀父亲,而此时,卢小嘉的父亲已经倒台,他的好日子很快就结束了。而自己手握大量遗产,依旧在上海滩呼风唤雨,每每思及于此,盛恩颐都洋洋得意。
盛恩颐无止境的挥霍,很快又将遗产败光了,生活质量大不如前。正当他陷入窘境之时,他的堂兄盛文颐给了他一个新的出路。盛文颐一直和汪伪政府有所勾结,后来汪伪政府想要控制盐务,因此成立了裕华盐业公司。聘请盛文颐作为总经理,掌握他们控制的省份的食盐买卖,用来充盈财政收入。
这个肥差让盛文颐兴奋不已,他立马联想到自家兄弟。于是联系盛恩颐,掌控安徽省的食盐买卖。这个天上掉馅饼的是盛恩颐当然不会拒绝,虽然以前他是看不上这些的,但现在自己口袋空空,也顾不得许多,贩盐这种暴力行业很快就让他东山再起。
为了搞钱他是无所不用其极,不仅贩卖私盐,还谎报损耗,还在卖的盐当中掺加杂质。靠着这些歪门渠道,短短一年之内又重新发家。为了赚钱,他已经丧心病狂,居然利用贩盐的渠道做起了烟土生意,自然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只是很快汪伪政府就将经营权收回,没了搞钱的渠道,他们当初挣的钱很快又被挥霍一空。等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盛恩颐已经无处可去,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已经和乞丐无异。
可是哪怕作为乞丐,盛恩颐都讨不了饭,当时的国家普遍不富裕,大家看他有手有脚,年纪也不是很大,更没有什么悲惨经历,所以也没人施舍给他。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有一位儿时朋友买一碗稀饭去看他时,这时的盛恩怡已经很多天没有吃饭了,他当时虚弱到连这碗稀饭都喝不下。却还是说如果有肉就好了。之后他便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谁能想到出生就是顶配的富二代,最后的下场竟然是活活饿死。实在是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