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被顶替16年后,她还有一个梦

今天八卦之前先来说两个故事。
第一个事情已经有些年头了,甚至已经超过三十年了。
即使岁月已经尘封,我却对它依旧记忆清晰。
当然,我承认,一开始我和大家一样是将这个故事当做笑话来理解的,直到如今才真正懂它。
我的家乡是一个还没有贫穷到离谱的贫穷农村,在江淮之间。
虽然没有饿死人,却也没有余粮,大家都穿着补丁叠补丁的衣服,都是半年见不到荤腥。
村子很大,房屋一片连着一片。
在房屋和房屋之间,村子和村庄之中,都是那种需要灌溉,离不开水的水稻田。
村子里有一个女孩,叫什么名字我不得而知了,是当时为数不多在上学的孩子。
事实上,那个时候能够有条件上学的人不多。
即使上了学,也大多在小学或者初中毕业后便辍学了。
为什么不继续读下去?
一来是大家只想着能够认识男女厕所不是睁眼瞎就可以了;二来是因为绝大多数家庭没有经济能力去做支撑。
举个例子,我的大表哥读书到了小学五年级之后便主动辍学了。
因为小学五年级的大表哥还穿着由大人的裤子改装后的衣服,某天孩子们打闹,质量不好的裤子炸裂了。
同学们都嘲笑着大表哥露了肉。
自尊心强烈的大表哥一怒之下便辍学回家种田了,而家长们也没有认为有什么不妥。
反正那些上学的孩子,终究也是要回来种田的。
某一天,放假在家的女孩正在蹲在田埂上帮忙干活。
有村民抬着农具经过,因为没有及时避让,女孩差一点被碰伤。
这一幕只是日常生活中最寻常普通的场景罢了,但却注定又要被大家当做笑话来流传了几十年。
受到惊吓后,女孩怒道:“你们小心点,差点碰到了一个国家干部!”
原话如何,已经无处考证了。
但差点碰到了一个国家干部这句话却常常被大家拿出来当作饭后谈资了。
为什么会这样?
大家又是怎么想的?
一个祖祖辈辈都在田里刨食的农民家庭孩子,一个连字还没有认识几个的放羊孩子,竟然异想天开要做国家干部?
难道不是应该上几天学,认识几个字,过几年说个媒、嫁个人,生几个孩子,过自己的日子吗?
就凭这个,在那个大多数人一辈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的时代里,又怎么不会成为笑话。
起初当我从大人们嘴巴里听见这个故事时,竟然也有嘲笑她异想天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冲动。
就这样,她和她随口一说的话成为了乡邻们口口相传了几十年的笑话。
但是,在这个笑话背后却有着细思极恐的东西。
她为什么渴望成为“国家干部”。
或许国家干部四个字只是她随口一说,但她的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自己以后不会是农民的身份。
她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在那个人人都在机械性劳作,从没有想过走出去的地方,她竟然有改变自己现状的想法。
她不竟不甘于贫穷的现状,而且懂得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
只是可惜的是,这种奋进的状态被麻木的大家当做了笑话。
我不知道她最后到底有没有成为国家干部或者走出村庄,但我知道要读书改变命运。
第二个事情也有些年头了。
某一天上小学的我正在乡村雨后的泥土路上艰难前行,突然有一个人同我聊了起来。
他认识我,我却不认识他。
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防范意识,别人问什么就回答什么。
原来这个人是我的本家之一,住在隔壁村子里,同我的家长们十分熟络。
仔细算下辈分来,我应该喊眼前这位五十岁左右的人为大哥。
大哥倒是不客气,一路教育我要好好学习,拿他的儿子作为了榜样。
后来我才明白,他教育我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炫耀他的儿子。
他的儿子又是谁?
他的儿子同样也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就像上面这个渴望成为国家干部的女孩一样。
不同的是,当别人上了几年学就因为种种原因被迫停止学业时,他的儿子却孩子坚持读书。
那个时候还没有改革开放,更没有进城打工的说法。
大家停止学业后也都是脱下了鞋子跳进了水稻田里,在风吹稻花香中按步就不结婚生子过日子,渐渐过上了和父辈们一样的生活了。
但是,有人却始终心怀理想的。
比如我大哥的儿子,虽然没有学可以上了,但他依旧没有放下书本。
据说即使在放羊的时候都在拿着书本认真学习。
当然,这可能只是在他发达之后,村民们牵强附会用来教育孩子们的说法。
最起码我小时候便是在听他的故事中长大的。
如果说那个渴望成为国家干部的女孩被大家当做了笑话的话,那么这位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国际上知名医生、科学家的本家则成为了所有人羡慕嫉妒的对象。
现在想起来,我甚至还能清晰记得大人们每当谈论起他时的表情。
事实上,他值得自己父亲逢人便炫耀,也配得上被村民们吹捧羡慕。
因为那些曾和他一起上学放养的人都还在为了生活而拼命打工尚不能温饱时,他便靠着读书改变了命运。
这几年我的这位远房亲戚越发的发达了,隐隐有被聘为院士的希望。而当年同他一起放羊的小伙伴呢,还顶着烈日在建筑工地上因为年纪太大而打着零工度日呢。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够明白我想表达什么意思了。
我想说的很简单,那就是读书改变命运。
对于穷人来说,除非中彩票之外,这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了。
事实上,大多人穷人都会走上循环贫穷的路上。
因为贫穷,你得不到更好的资源,也会失去更多的机会。
因为贫穷,你接触不到优秀的人脉圈子,甚至就连自己也会变得麻木消沉。
因为你的思维甚至会局限、僵化,久而久之甚至会陷入越来越穷的状态。
很久之前流传过一段话,说的是:“法官的儿子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是小偷。”
这句话除了让你有些愤恨之外,难道就没有其他可以触动的东西了吗?
读书,则是相对成本最小、最公平,性价比最高的办法。

我要八卦的故事说完了。
现在来说一个真实的事情吧。
在山东,有一个叫做陈春秀的女人,她的命运被改变了。
改变她命运的不是她自己,而是一个与她素不相识的人。
而这个人,冒名顶替了陈春秀上了大学。
2004年,陈春秀以546分的成绩考入了山东理工大学,却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
她为什么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
因为有人冒领了她的录取通知书,提走了她的学籍档案,替她去上了大学!
而她自己呢?
因为家里贫困,她放弃了复读,选择了外出打工,做电子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在餐厅里做服务员.....
冒名上大学的那个人呢?
大学毕业后则入职了街道办审计所,过着同陈春秀俨然不同的生活。
如果这件冒名顶替的事情没有被曝光,大家能够想象一下两个人会有着怎么样不同的人生吗?
抛却社会地位、工资收入等不谈,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这两点就足可以改变两个人的人生了。
比如,几十年之后,当两个人都到了退休的年纪,一个人只能领着几百元的农民养老金,一个人则可以领取数千乃至数万元的养老金。
比如,患病之后,一个人有着职工医保,甚至二次报销,而另外一个人还会因为几十块钱的费用而斤斤计较。
这一切,都会在急诊室里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更何况,这种被冒名顶替了的身份,以及不同身份带来的家庭改变,也会深深影响自己孩子的未来。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