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不愿接受继母,乔冠华执意要娶,赶走子女10年临终才获谅解
老伴去世后,另一个再婚需要征求儿女的意见吗?
1970年9月20日,这是乔冠华最伤心的日子,陪伴了他27年的妻子——龚澎,走了,只留下他一人面对世界。
这几天乔冠华不吃不喝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独处的时候他就会想起和妻子的点点滴滴。
夫妻两都在外交岗位上,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在工作上两人配合无间,在生活上,妻子照顾着他,家里的柴米油盐他一点都不用操心。
每天晚上睡觉时,龚澎会专门给乔冠华准备一顶小毛线帽,这样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发型不会乱。
周末在家空闲的时候,两人还会放点音乐或者乔冠华吹吹笛子。
可自从妻子走后,这一切都没有了,只剩下他一个人……
少时夫妻老来伴,不是说说而已,乔冠华的儿子乔宗淮已经成婚了,虽然儿子把家里收拾得很好,可他自己也有家庭了,女儿乔松,十八九的年纪,正是贪玩的年纪,基本上都是住在单位,很少回家。
乔冠华的寂寞无人理解,他最常做的就是一人独坐,倒杯茅台慢慢喝,清醒后的他体会到的只有无边的孤独,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拿着妻子的照片,用放大镜仔仔细细看。
这样的生活也不知道持续了多久,乔冠华如果不出现意外,将会一直浑浑噩噩下去,可能上天垂怜了他,又派了一个天使来看他。
章含之的出现把乔冠华从痛苦中拉了出来,章含之她也有一段不美满的婚姻,十几年的婚姻不知从何时变成了怨怼。
当这两个人相遇后,她懂他的孤独,他懂她的落寞,爱情可不会讲道理,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两人虽然相差20多岁,可爱不分年龄。
他们的爱情受到了不少阻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家庭阻力,乔冠华的子女都不同意父亲再婚,女儿乔松更是哭喊着:“爸,我求你了,你把妈找回来吧,你忘记了我没有忘记。”
乔冠华也一度苦恼过,可他还是放不下章含之,只有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才有活过来的感觉,最后乔冠华还是选择了跟章含之结婚。
两人互相治愈,互相陪伴。章含之小时候被父母抛弃了,一直是养父章士钊抚养他,虽然章士钊对她很好,可童年终究有一些缺失。
章含之的内心有太多恐惧,她一直都想找个可以依赖的人,只对她一个人好的人,结婚后的她,希望乔冠华能跟她过二人世界,不要让孩子打扰他们。
乔冠华跟儿子商量,希望他们夫妻俩能搬出去,这一举动无疑伤了儿子的心,当时住房都是分配的,资历浅薄的乔宗淮从那里找房子,最终还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住处。
女儿乔松有次回家,发现家门钥匙换了,还是等保姆回来她才得以进家门,原本她想配个钥匙可新换的保姆不敢私自做主,没有同意,让乔松气鼓鼓的,最后等了一天的乔松也没见到父亲,赌气地收拾东西离开了。
过了几天后,乔松通过哥哥得知了,父亲搬家了,老房子归还给了政府,里面许多东西都卖了,包含着乔松童年的地方终究是没了,为此她跑到母亲坟前大哭了一场。
章含之可能不是一个好后妈,可绝对是个好妻子,她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乔冠华身上。
当时毛主席认为我们国家也需要,女外交官、女大使,而章老师就可以做第一位(章含之做过毛泽东的英文老师),可以派到加拿大这些国家学习英语。
原本是大好的机会,可章含之却犹豫了,这一离开就是几年,这时候的乔冠华都已经60多岁了,她不想离开他,最后章含之放弃了这个机会。
后来章含之的女儿洪晃评价她:“我总觉得她有男尊女卑的情节,这种女人,总会找一个值得她自我牺牲的男人。”
乔冠华无疑就是这个人,他的肠胃一直都是很差,章含之在丈夫忙完工作后,都会给他在做碗面条。
章含之为了能改善乔冠华的病,专门从医院找来小的针剂药品,把每顿药都装好,每次吃一小瓶,十分方便不会弄混,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乔冠华老是忘记吃药,章含之见提醒不管用,才想出了这个办法。
不过这种幸福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1983年,乔冠华癌细胞扩散,住进了医院。
在乔冠华住院的前一晚,乔松做了噩梦,梦里父亲住院了,她很难受,第二天急忙来到医院。
乔宗淮得知消息后也匆匆赶来,不过终究晚了一步,这时候再也没有争执了,只剩下了思念。
最后,章含之带走了乔冠华的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