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因批评鸿茅药酒,被跨省追捕的医学硕士,今生命进入倒计时
谭秦东,本是一名普通的医生,过着治病救人、钻研医术的平凡日子,然而一封《中国神酒 “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网文,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一夜之间,他从默默无闻到被推至风口浪尖,成为鸿茅药酒厂家的 “眼中钉”。
鸿茅药酒,作为声名远扬的品牌,背后是庞大的商业利益链条。谭秦东的这篇网文,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
厂家以 “损害商品声誉罪” ,对他穷追猛打,警方跨省抓他更是让事件迅速发酵,引发全社会对言论自由、商业维权辩解的激烈探讨,谭秦东从此消失人前。
8年过去,谭秦东的生命更是进入倒计时,实在是让人惋惜。
动了“鸿茅药酒”奶酪
2017 年春节过后,正值鸿茅药酒凭借朗朗上口的广告词,红遍大江南北:
“风湿骨病怎么办,每天早晚喝鸿茅”!
在成为家喻户晓的保健药酒后,无数的老年人率先去尝试,整个公司的销量一路飙升,备受消费者青睐。
那一年,送礼的人大部分都是首选“鸿茅药酒”,那大气的包装,实用性强的用途,让消费者们特别喜欢。
这对于鸿茅药酒公司来说,是一次特殊的转变。可没想到,这种“顺杆爬”的业绩,会因为一篇文章彻底失去,集团的利益之下,他们又怎么会放过“造谣”的人呢?
信息传播日益便捷的互联网时代,美篇等平台成为大众分享观点的阵地,当时一篇名为《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文章悄然出现。
这无疑是在大家热血高涨的时候,投入一颗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
文章作者谭秦东以专业视角,运用较为专业的数据详细阐述了心肌变化、心脏传导系统变化等医学原理,对鸿茅药酒的功效提出了犀利质疑。
他更是毫不留情地直言:中国神酒,只要每天一瓶,离天堂更近一点。
这种文章有一定的根据,也有一定的专业性,发表出来的时候,阅读量不过两千余人。
但在亲朋好友、网络的大量推广之下,无数网络人都看到这篇文章,导致鸿茅药酒的销量一跌再跌。
对于一家大型企业而言,产品声誉如同生命线,鸿茅药酒方宣称,此文一出,企业遭受重创,出现大量企业和个人退货现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42 万元。
坐牢97天,成他心结
鸿茅药酒迅速行动,依据“损害商品声誉”起诉谭秦东。在罪名成立之后,2018 年凉城警方跨省奔赴广州,将谭秦东抓捕归案。
被抓那一天,谭秦东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得知是鸿茅药酒的事情时,他愣在原地,被警方无情地带走。
跨省抓捕后,谭秦东被关押长达 97 天。
这 97 天,于他而言,仿佛是被禁锢在“暗无天日”的精神牢笼,狭小昏暗的空间,冰冷的墙壁,时刻被限制的自由。
更可怕的是,一次次的精神世界摧残,让他对自己的医学研究产生怀疑,难道说自己真的做错了吗?
无人知道,他在监狱里到底经历多少折磨。但在被放出来后,他整个人都变了,独自在家时他常常自言自语,甚至出现拿头撞墙、自残等过激行为。
家人心急如焚,赶忙带着他四处寻医问药,经过医生的悉心诊断与治疗,他的病情被判定为“精神问题”。
同年 5 月,为求安宁,在家人的指引下,谭秦东发布道歉声明,承认自己用词不当,以“毒药”作为标题过于偏激,对鸿茅药酒品牌造成的负面影响深表歉意。
与此同时,鸿茅药酒方也积极举证,表示自己的产品已经被多次检测,没有任何的有毒物质。
虽然捍卫声誉,可双方都回不到从前,鸿茅药酒的销量依旧在下滑,而谭秦东更是精神世界一再崩塌,最终沦为“无名人”。
生命正进入倒计时
家人从未放弃过拯救谭秦东,在身边人的努力下,他渐渐走出阴影,想要回到医学领域里奋斗。
然而,那起事件就像一道难以抹去的烙印,始终紧紧跟随。
每当身处重要场合,旁人认出他就是当年的“当事人”时,异样的目光便如芒在背,让他在事业发展上屡屡受挫。
不知道是不是心灵的压力过大,导致他的身体情况日渐下滑。
2024 年 3 月,他在朋友圈无奈宣告自己患病的消息,已然进入肾脏衰竭期,不得不离开坚守多年的医生岗位。
没有稳定的医生收入,治疗费用却如流水般不断涌出,他的生活瞬间陷入窘迫境地。
为维持生计,谭秦东只能凭借自身文笔,接点写视频脚本和文案的零散活儿,还开通了自媒体账号,试图在新领域开辟一条生路,可收入依旧微薄,生活捉襟见肘。
更让人痛心的是,当年的事情依旧有人提起,这对谭秦东来说无疑是一次的“扎心之举”。可他现在已经想不了太多,如何活下去已经耗费他所有的心思。
家人都在劝说他,一定要好好地养病,不要让自己困在过去,一辈子都出不来。
尽管他感到压力巨大,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他依旧是积极地拥抱生活,在绝境之中寻找希望。
他的人生原本可以更好,可因为一场意外的故事,在商业利益与法律边界的模糊地带失足,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从辉煌到落魄,从健康到患病,谭秦东用短短8年时间,感受了一番天堂跌落地狱的梦。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地清醒过来,明白当年事情的本质问题。
结语: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话,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拥有发声的权利,但如何在表达观点与尊重他人权益之间找到平衡?
一句话,可能会让一家企业一蹶不振,一句话也有可能让自己陷入深渊,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否则就是对自己造成伤害。
希望谭秦东的故事,能够给更多的自媒体人带来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