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揭秘: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崇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皇帝朱由检心中的惶恐和绝望无法用文字描述。

李自成的大顺军已将北京团团围住,崇祯帝没兵没钱,急得团团转但计无所出。

三月十九日子时,在位17年的朱由检登上煤山,以发覆面,上吊自杀,时年34岁。国君死社稷,令人唏嘘。

image.png

影视剧里的崇祯帝。

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他是怎么度过的呢?相关记述颇为丰富,我们不妨爬梳史料,替他写下这一天的日记。

375年之后,我们能否感受他那份江山载不动的悲哀?

一、最后的挣扎

三月十八日,阴风呼啸,黄沙漫飞,继而雷、雨、冰雹交作。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大顺军向北京城发起总攻。

守城的明军只有一万余人(太监参杂其中),人数既少,装备又差,且个个挨饿。他们没有战斗力,更没有战斗意志。

紫禁城内的崇祯帝已经无能为力。前一天他与大臣们在朝堂上相对而泣,彼此都明白回天乏术了。

到今天,大臣们不知所往,只有内阁首辅魏藻德尚在身边。

当此之时,李自成不知出于何意,派出叛降太监杜勋进城议和。

崇祯帝和魏藻德接见了杜勋。杜勋带来李自成的条件:“议割西北一带,分国而王,并犒赏军银百万,退守河南。”

“分国而王”,李自成意在与崇祯帝平起平坐。如果接受,或许能为大明迎来苟延残喘的一线生机。从垂死挣扎的角度考虑,不妨试试,成功与否事后再论。

李自成画像。

关键时刻,崇祯帝失去了一言九鼎的能力。他把皮球踢出去了,他对魏藻德说:“此议何如?今事已急,可一言决之。”

魏藻德是个老滑头,这么大的事他当然不会做出决断,更不愿意将来背黑锅。他“默然不答,鞠躬俯首而已”。

崇祯帝坐立不安,再三再四催促魏藻德定议,魏终究一言不发。皇帝气急败坏,一脚踹翻了龙椅,甩手离去。

杜勋无功而返。

既然谈判不成,将领又不足侍,崇祯帝还有最后一条路可选:御驾亲征。除了顽抗,别无他法。

他御笔写下一道“亲征诏”:

“朕今亲率六师以往,国家重务悉委太子,告尔臣民,有能奋发忠勇,或助粮草器械骡马舟车,俱诣军前听用,以歼丑逆,分茅胙土之赏,决不食言。”

“六师”在哪里呢?他召大臣的家丁,新乐侯刘文炳、驸马巩永固说:“法令素严,臣等何敢私蓄家丁?”

他问大营兵安在、京营总督李国桢安在,得到的回答是均已作鸟兽散。

他召太监,但除了几个惊慌失措的心腹还在身边,其他的早逃命去了。

午后,大顺军猛攻彰仪门,三时许,监军太监曹化淳开门投降。由此,北京城被突破,内城危若累卵。

崇祯帝手迹。

崇祯帝紧急召见几位内阁大臣,问他们是否知道外城已陷,都说不知道。皇上问:“事急矣,今出何策?”大臣们回答:“皇上之福,自当无虑,如其不利,臣等巷战,誓不负国。”

如此说辞,皆为空话套话假话,“巷战”云云,花言巧语而已。崇祯帝没有得到可行性的建议,只得令阁臣退下。

二、后宫的哭声

日落时分,崇祯帝带着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四望,但见烽火狼烟,但闻哭号震天。内城失陷,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是时候做最后的安排了。

崇祯帝从煤山回到乾清宫,叫来“主儿”,即他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

他命令三人立即出宫逃命,亲自为他们换上旧衣服,叮嘱道:

“尔等今日是太子、王,城破,即小民也,各自逃生去罢!不必恋我,朕必死社稷,有何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尔等切要谨慎小心,若逢做官的人,老者当呼为老爷,幼者呼为老兄,或称为长兄,呼文人为先生,呼军士为户长,或称曰长官。”

这一番教诲,是父亲的临终嘱托,他希望儿子们活下来,并光复大明江山。崇祯帝泪如雨下,恨恨地说:“尔三人何不幸而生我家也?”接着便泣不成声。

送别了儿子,他又叫来后妃,令她们自尽,“莫坏皇祖爷国体”。

此举实属狠心,但是,历来亡国之君的女眷,有几个能善终的?

为了免遭大顺军的侮辱、保存皇家的体面,一死了之也许是最佳的选择。

他惨然告诉皇后周氏:“大事去矣!尔宜死!”周皇后深明大义,勤于治家,有贤惠之誉,与皇帝的关系也很和睦。

她哭着说:“妾事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虽有埋怨之意,但大义凛然并不畏死,返回坤宁宫自缢。

image.png

崇祯帝画像。

贵妃袁氏似乎不愿死,崇祯帝拔剑追上她,说:“尔也宜死!”袁妃被连刺两下,血流满地,晕死过去(未死)。

他又砍死了其他几位嫔妃。

晚上九点左右,崇祯帝来到寿宁宫,见15岁的长公主徽媞,对她怒目而视,说:“胡为生我家?”

他左手掩面,右手持剑砍去。公主以手挡剑,左臂被砍断。崇祯帝欲将其毙命,但因双手战栗不止而不能举剑。徽媞当场不省人事,后来苏醒。

之后,崇祯帝又到昭仁殿杀了坤仪公主。

杀了女儿,崇祯帝提剑至坤宁宫,见周皇后已气绝,连说:“死的好!”

从坤宁宫出来,他让宫女逼迫懿安皇太妃李氏、懿安皇太后张氏自尽。

张太后得令后比较犹豫,直到十九日凌晨才决心悬梁自尽,但被宫女救下。过了几个小时,她再次悬梁,又被大顺军先头部队救下。当天晚上,她第三次自缢,终至殉国。

三、皇帝的末路

处理完后宫之事,已是十八日深夜。

崇祯帝回到乾清宫,写下一道谕旨:“命成国公朱纯臣总督内外诸军务,以辅东宫,并放诸狱囚。”

太子去向不明(很快被大顺军抓获)、军队溃散,还有什么军务可以安排呢?自欺欺人罢了。

当然,这份谕旨能不能执行,他似乎不怎么关注。他与王承恩喝起了闷酒,连喝好几杯,无奈地哀叹:“苦我满城百姓。”

对酌的当口,二人一定在谋划着什么。晚上11点,崇祯帝又行动起来,他走到王承恩家中,脱下黄巾,换上王承恩的大帽衣靴,装扮成平民。

他想活着,他想出城。

崇祯帝手持三眼枪,带着数十名骑马持斧的太监,想从齐化门、崇文门出去,二门皆已封死,欲出不能。

他们又前往正阳门,打算夺门而出。还没走到城门下,城头的明军以为这些人是奸细,急用弓箭射击;守门太监也开炮轰击,所幸炮弹无铅子,不伤人。

崇祯帝仓惶折返,断绝了出城的念想。回到宫中,他敲钟召集百官,但无人响应。大臣们已经将他抛弃了。

走投无路,唯有一死而已。他彻底明白了。

他换了一套衣服,继而与王承恩再上煤山,群臣无一相从。他找了一棵大树,悬绫自尽。

王承恩随驾自缢。

image.png

崇祯帝在煤山殉难处。

死时,崇祯帝身穿蓝袖道袍、红裤,头发散乱,一只脚穿靴、一只脚光着。

很多文献都说崇祯帝衣带中夹有御笔血诏,内容记述各不相同。兹从《国榷》录如下:

“朕自登极十有七年,东人三侵内地,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披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

他至死都在责备他的大臣。

三月十九日黎明,大顺军占领内城,李自成昂然走进紫禁城,接受大臣、太监和宫眷的投降。

其时,里里外外都不知道崇祯帝的下落,很多人以为他逃走了。直到三月二十二日,人们才发现崇祯帝和王承恩的尸体。

相关推荐

​郅都的能力如何?他为什么会被斩首?

54

郅都的能力如何?他为什么会被斩首?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郅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他是铁血硬汉,不惧权威,心中只有国家,再无其他。他爱用严刑酷...

​隋炀帝陵墓中都有那么陪葬品呢?

87

隋炀帝陵墓中都有那么陪葬品呢? 陕西武功隋炀帝陵,位于陕西咸阳城西50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西塬上,洛阳村东,曾树有清乾隆时状元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使、清乾隆陕西巡抚...

​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是怎么过的

​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是怎么过的

169

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是怎么过的 说到慈禧真的是有不知道多少话可以说这个人,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在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天他到底是怎么渡过的吧,话说也非常的有趣了,下面我们继续...

​正史上的张辽到底有多厉害

​正史上的张辽到底有多厉害

193

正史上的张辽到底有多厉害 说到张辽,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人,作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他的实力确实是非常厉害的,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张辽的实力并没有讲述太多,他的成名...

​刘备统治时期的蜀汉,百姓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刘备统治时期的蜀汉,百姓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161

刘备统治时期的蜀汉,百姓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人们每次提起三国时期的时候,都知道魏蜀吴三个国家,也知道三个国家相互之间的各种争斗,或者联合,都是当时那些风云人物的事迹,...

​刘备为什么不得不伐吴?孙权求和为何也不接受?

​刘备为什么不得不伐吴?孙权求和为何也不接受?

166

刘备为什么不得不伐吴?孙权求和为何也不接受? 刘备伐吴这件事情,很多人一直都并不能理解,刘备和东吴一直都是盟友的关系,在之前双方之间关系一直都还不错,虽然不能说像亲兄...

​唐朝的宦官为何连皇帝都敢杀呢?

78

唐朝的宦官为何连皇帝都敢杀呢?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封建时代是一个相对先进又相对落后、同时又绕不开的文明阶段。在封建制度下,社会等级鲜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有着严...

​汉献帝一生说过最牛的两句话是什么?

​汉献帝一生说过最牛的两句话是什么?

81

汉献帝一生说过最牛的两句话是什么? 汉献帝一生说过最牛的两句话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是件很正常的事,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随...

​揭秘古代杖臀全刑全过程 惨不忍睹的刑法

​揭秘古代杖臀全刑全过程 惨不忍睹的刑法

67

揭秘古代杖臀全刑全过程 惨不忍睹的刑法 杖臀全刑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一般是打于腰之下屁股之上的位置。杖臀全刑是折杖法中的一种,始于宋太祖。杖刑(臀杖是外加在脊杖上的刑罚...

​屋大维为何会受到罗马人民的爱戴

​屋大维为何会受到罗马人民的爱戴

156

屋大维为何会受到罗马人民的爱戴 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变化的这个过程,始于凯撒大帝,但是真正形成罗马帝国的应该是屋大维时期了。作为凯撒的继承者,屋大维没有像凯撒那样为...

​孙文是谁(1分钟带你了解孙文的生平简介)

170

孙文是谁(1分钟带你了解孙文的生平简介) 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国父孙中山 早年经历 1866年1月12日,孙中山(孙文)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市(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少...

​古代绅士和士绅有什么区别?

​古代绅士和士绅有什么区别?

90

古代绅士和士绅有什么区别? 现代人提到“绅士”,恐怕最先想到的会是西方风度翩翩的男性。如今“绅士”一词已经成为了一个带有赞扬的褒义词,但在古代可不是这样。古代也有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