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被康熙打压郁郁而终?历史上的他,其实只是个小人物

周培公被康熙打压郁郁而终?历史上的他,其实只是个小人物

在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中,周培公这个人物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是其给观众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尤其他在临死前向康熙献图的一幕,更是令人潸然泪下。

不过在正史中,对于周培公的记载却十分有限,他似乎也没有电视剧中那般神通广大,那么周培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一、周培公的身世

周培公名周昌,字培公,是湖北荆门麻城人。

他的父亲周化龙是明末秀才,在明末乱世时,于家乡办学为生,家学氛围浓厚。

但周培公很小的时候,麻城遭遇了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洗劫,在战斗中周化龙为了保护学生而不幸身亡,只留下周培公与母亲孙氏。

▲落魄的周培公

在乱世中这对母子根本无法自保,母亲孙氏为了不被贼人所玷污,用利刃自刎而死,这让周培公变成了孤儿。

在父母双亡后周培公孤苦伶仃,幸好其乳母龚氏好心收养,才长大成人。

周培公虽然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其依靠自己的努力,还是掌握了不少知识,也在当地绿营军中找了个类似文书的职位。

在从事杂务的同时,周培公依然没有放弃学习,不但阅读了大量书籍,还留心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小事,这让他对于军队的运行有了自己的看法。

在振武将军吴丹麾下做事时,他凭借出色的能力获得了吴丹的赏识,被授予了七品官职,正式走上仕途。

不过因为不是科举出身,因此周培公的仕途走得并不顺畅,他更像是吴丹的一名属官,直到吴三桂起兵叛乱,周培公才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当时吴丹跟随大学士图海一同到西北处理叛乱的陕西提督王辅臣,由于王辅臣战功卓著,因此图海并不敢贸然与其开战。

而吴三桂当时锋芒正盛,如果不及时稳住西北局势将变得对清廷十分不利。

▲王辅臣剧照

就在图海急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跟随吴丹一同出征的周培公表示,从王辅臣的行动来看其起兵也是被逼无奈,而且他也不愿意放弃到手的高官厚禄。

因此只需要派一人到其军中与之交涉,保障他的利益,那么他就不会再和朝廷为敌了。

图海认为周培公的说法很有建设性,便派他作为使者和王辅臣交涉。

当时康熙听说这件事后,还将周培公召到乾清宫面授机宜。

▲康熙皇帝画像

图海为了打消王辅臣的疑心,也临时授予了周培公参议道的头衔。

周培公见到王辅臣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赢得了他的信任,之后其作为使者多次往返于两军之间,最终成功劝降了王辅臣,解除了京城的心腹大患。

二、周培公的坎坷仕途

在平定王辅臣一事中,周培公的能力深得图海赏识,其也从吴丹的近臣变成了图海的心腹,在平定吴三桂的战斗中,帮助图海出谋划策。

后来他被调往湖广处理平乱事宜,协助蔡毓荣粉碎了吴三桂北进中原的攻势,完成任务后周培公又协助扬威大将军和硕亲王喇布等筹划会剿耿继善叛乱,不过在这两场战斗中,周培公并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

▲图海剧照

在吴三桂叛乱被彻底平定后,康熙对此战中的功臣论功行赏,立下大功的周培公并没有要求高官厚禄,他只是希望康熙能够表彰自己的母亲孙氏为父亲死节的行为。

康熙对其孝心大加赞赏,不但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还封赠其父周化龙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

之后周培公申请为自己的父母守孝三年,康熙批准了其奏请,三年后康熙没有忘记这位大功臣,命其为山东登莱道布政使。

周培公虽然跟随吴丹和图海多年,但他一直都在军中做事,从来没有处理过政治问题。

因此在担任布政使的三年里,周培公对于官场上的规矩几乎一窍不通,同僚们纷纷指责他不够圆滑。

尤其是他对于曾经有恩于自己的一位同僚不愿“网开一面”,这让周培公受到了许多官员的弹劾,说他:

“恣睢暴戾,不近人情”。

▲周培公剧照

即使康熙知道周培公这只是性情刚正,不愿与其他官员同流合污的表现,但也没有办法坐视这些弹劾不管。

无奈之下,他只得撤去了周培公的官职,这位曾经的英雄自此便远离了政坛。

三、周培公的结局

在被夺去官职后,周培公便回到了麻城老家生活,他在平日里寄情于山水,喜好到各地的名山大川游玩,还留下了不少颇有文采的诗篇。

在游玩之余,周培公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对于军事问题他尤其关注,在康熙准备亲征准噶尔的时候,周培公还针对此战的战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将其上奏给了康熙。

如今我们不知道,当时周培公的意见究竟被采纳了多少,但他终究还是没有再次被启用。

▲出征噶尔丹的康熙

根据史料记载,周培公在被贬回乡后便再也没有涉足官场,甚至去世的时候都没有获得封号,这也许和他曾经被许多官僚弹劾有关。

但近年来有人自称是周培公的后人,声称在河北等地出土了周培公的墓碑,上面写明周培公曾经担任过盛京提督等官职,并死于北方,这对于许多文艺作品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但这些言论并没有实物佐证,也和古人落叶归根的追求不符,因此可信度不高。

再者周培公如果身居要职,那么他可以在康熙向百官寻求征讨准噶尔意见的时候进言,没必要再单独上书一封,这一举动其实也从侧面说明,周培公当时应该是远离朝堂的。

▲周培公与康熙

总而言之,周培公作为平定王辅臣叛乱的功臣,在军事方面是有一定才能的,但这和影视剧中饱读诗书,智计过人的形象还有很大差距的。

而且在此战之后,他再也没有什么亮眼的功绩,也没有身居要职,和康熙有意打压的能臣形象完全不同。

要说影视剧中,周培公和真实历史人物之间最相似的地方,那应该就是刚正不阿的性格了。

注:

关于周培公的相关内容,参考自《周培公史事考述》,刊登于《荆楚学刊》2015年12月刊

相关推荐

​强大的马里帝国起源历史

​强大的马里帝国起源历史

187

强大的马里帝国起源历史 文| 常琦的历史书 编辑| 常琦的历史书 前言 强大的马里帝国大约存在于公元1235年到1645年之间。这个帝国由桑迪亚塔建立,并因其统治者的财富而闻名,尤其是...

​抗美援朝(我们必须了解的历史)

​抗美援朝(我们必须了解的历史)

133

抗美援朝(我们必须了解的历史) 抗美援 朝战争是20世纪一场极其重要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场争议最多的战...

​世界历史上哪些人可称大战略家

89

世界历史上哪些人可称大战略家 所谓战略家,就是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有远见卓识的人,尤其在政治、军事方面,更能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达到普通人难以达到的成...

​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亳州”。

​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亳州”。

110

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亳州”。 亳州,简称谯,别称谯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炎黄时代帝喾(kù)代颛顼(zhuān xū)为帝,都于亳近400年;...

​历史名人录:陕西省西安市古代有哪些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录:陕西省西安市古代有哪些历史名人

164

历史名人录:陕西省西安市古代有哪些历史名人 西安市,简称“镐”,古称长安、镐京,陕西省辖地级市,是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自古有着“...

​秦汉第一外戚:悼武王吕泽的历史定位

​秦汉第一外戚:悼武王吕泽的历史定位

52

秦汉第一外戚:悼武王吕泽的历史定位 外戚,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少见,准确的说是只要有君王,就肯定会存在外戚。只不过不同时期的外戚,会因为不同的历史情况而形成不同影响...

​欧洲历史上的“维京时代”

​欧洲历史上的“维京时代”

138

欧洲历史上的“维京时代” 摘 要 从公元8世纪末到公元11世纪中期,来自北欧的维京海盗侵入欧洲大陆及不列颠群岛,并对其进行了掠夺。欧洲把这一时段称为“维京时代”。“维京时...

​历史记忆——改革开放传喜讯 古邑邳州展宏图

​历史记忆——改革开放传喜讯 古邑邳州展宏图

127

历史记忆——改革开放传喜讯 古邑邳州展宏图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苏政发〔1992〕111号 关于设立邳州市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邳县,设立邳州市(县级),...

​五代十国:中国历史的关键转折点

185

五代十国:中国历史的关键转折点 乱世开篇:五代十国的登场 五代十国(907 年 - 979 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唐代,下启宋代 。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

​孔雀王朝:印度的骄傲、奴隶制的巅峰

​孔雀王朝:印度的骄傲、奴隶制的巅峰

157

孔雀王朝:印度的骄傲、奴隶制的巅峰 孔雀王朝:印度的骄傲、奴隶制的巅峰 在印度历史上,孔雀王朝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朝代,它的兴衰与印度奴隶制的发展紧密相连。本文将探...

​历史上的金朝

173

历史上的金朝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10帝,享国120年。金朝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中国淮河北部、秦岭东北大部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为什么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全部都是单眼皮?

102

为什么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全部都是单眼皮? 兵马俑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说到秦始皇兵马俑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兵马俑纪念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