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连“阎罗王”都不愿收的3个狠人,你认识几位?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老百姓认为最厉害的神仙不是玉皇大帝而是阎罗王。阎罗王掌管着人间所有人的寿命轮回,正所谓:阎王让人三更死,谁能留你到五更。
可见,无论你是贵为王侯天子,还是布衣百姓,所有人最珍贵的生命都是由阎罗王掌管。所以在百姓眼中,阎罗王是一个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

尽管阎罗王如此厉害,但在中国历史上流传这样的说法,有三位狠人连阎罗王都不敢收了他们。
为什么掌管人间的阎罗王都不敢收这三个人呢?你知道这三位都是谁吗?你又认知几位呢?

第一位:包青天
以孝闻名
包青天这个人大家都熟悉,在各种关于宋朝的影视剧中都有他的身影。关于他的故事传说也是层出不穷,甚至民间传说阎罗王的原型就是包拯!

包青天出生于宋真宗时期,科举进士之后在江西做了知县。之后因为父母年纪大了,主动要求调往老家合肥附近任职。
父母劝阻他不要回来,好好报效朝廷。包青天为了让父母没有顾忌,主动辞官回家照顾双亲。
父母去世后,服孝期满后,包青天回归朝廷任端州知府。端州以“端砚”闻名,每年生产的砚台不仅要进贡朝廷,还要孝敬朝中各级权贵。

铁面无私,正气凌然
本来这已经是端州多少年来不是秘密的秘密,但是包青天为了遏制不正之风,要求各级不得多生产,多拿一方砚台。他自己以身作则,任职端州知府多年,从未拿过一块砚台。
包青天的铁面无私,正气凛然,刚正不阿赢得了百姓对他的赞颂。不管他到哪里任职,当地的百姓都为了建生祠供奉。
这样一个爱民如子,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人,阎罗王怎么忍心收了他呢?

第二位:韩擒虎
少年英雄生擒猛虎
说完了第一位阎罗王都不忍心收走的包拯,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位是谁?他就是隋朝大将军韩擒虎,他的父亲是北周赫赫有名的大将军韩雄。

韩擒虎出生将门,从小就十分勇猛。按照北周和隋朝的史料记载,韩擒虎原本叫“韩擒豹”。在他13岁那年,随父亲出去狩猎遇到一只老虎。少年孩童竟然将一只猛虎生擒拿下,这才改名叫“韩擒虎”。
长大后的韩擒虎身材魁梧,文韬武略,刚正不阿,对朝廷忠心耿耿,就连隋文帝杨坚也曾亲自下诏赞扬他的英勇。

生为国柱,死为阎王
一生勇猛刚正的大将军也留下了很多的传说,在《隋书》中记录着他的离奇故事。传说,在韩擒虎死前遇到了一位老妇人。老妇人没见过世面,见到韩擒虎的车马随从阵仗声势浩大,于是上前问道:这是干什么啊?
结果随从答道:我们是来迎接大王的。
妇人依旧好奇,追问:哪个大王?
随从敷衍回答到:阎罗王!
后来这段对话传到了正在病床上的韩擒虎耳中,他弥留之际感慨道:我生前为国效力,尊为国柱,死后被封为阎罗王,值得了。
此时过后没几天,一代英雄韩擒虎就病逝了。也正是因为这个故事,阎罗王不敢收韩擒虎的传说也就流传开了。

第三位:范仲淹
阎罗王为何害怕一文弱书生?
这最后一位范仲淹,大家也是非常熟悉的,他写的《岳阳楼记》传颂千年,其中忧国忧民的爱国爱民之心我们至今都为之感动。
在大家眼中,范仲淹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墨客的形象。这样的一个文弱书生,为什么会流传阎罗王都不敢收他的故事呢?

变法图强,忧国忧民
范仲淹出生贫寒家庭,一碗粥都需要分四天来食用。
之后范仲淹经过自己的努力,官至宰相。在他的主持下进行庆历新政,想要改变北宋一直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

在范仲淹的推动下,革除了许多冗官、冗兵、冗费。这些举措一度使得萎靡的北宋有了生机和活力,吏治,军队,财政都一度有了改善。

范仲淹不仅是一个文官,他还是一个武官,一直积极主张戍边杀敌,保卫疆土。在文学教育方面他对诗词歌赋,散文书法成就也是斐然的。
不过,范仲淹最让老百姓敬佩的还是他那忧国忧民,大公无私的精神。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才让他在民间化身为阎罗王。

总结:
其实总结来看,不管是铁面无私的包青天,还是英勇为国的韩擒虎,亦或者看似文弱的范仲淹。
他们之所以能被民间百姓赞颂为“阎罗王都不敢收的人”或者是“阎罗王的化身”,不是因为他们多么厉害,而是因为他们那颗爱国爱民的心。

你认为他们配这个称号吗?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