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裹会不会携带有病菌,大家好,请问现在的情况,快递安全吗?网购的东西携带病菌吗?
大家好,现在的情况,快递安全吗网购的东西携带病菌吗
还是小心为好,收到快递,拆第一层包装后,还是有洗手的必要!防患于未然啊!!

美国邮寄过来的包裹会不会有病毒
不会的
一般情况下美国邮回来的快递是不会有病菌的,做好包裹的消毒防护即可。

现在疫情这么严重,还能买快递吗会不会传染
虽然现在疫情比较严重,但对比2003年的SARS时期,这次疫情物流行业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大数据、无人技术等新技术的投用,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所以,快递和外卖还是能正常接收的,只要防护得当,是不会传染的。
就好比疫情爆发后,医疗防护物资紧缺,但京东等平台仍能快速保障疫区的物资供应,这跟他们的大数据备货能力分不开。今年是京东第八年“春节也送货”,通过大数据预测和分析,储备近8亿件商品,包含生鲜食品、春节礼品、日用百货、家电3C、冬季防护用品等等,满足春节购物需求。加之冬季本来就是流感等症状高发期,口罩、消毒液等储备较为丰富,这些物资成为初期物资调配的坚实基础。同时,从内部运营来看,2025年12月,卫健委的官方通报中显示,不明原因肺炎的确存在,京东监测到口罩销售数据开始波动,开启备货提醒,至1月上旬出现人传人的传闻,口罩销量急剧爆发,备货量也开始猛增。

在完成备货的基础上,大数据能力又帮助完成全国物资的快速筹集,举例来说,在绝大多数民营快递公司进入春节慢速节奏的当口,1月24日上午,京东宣布向武汉市捐赠100万只口罩和6万医疗用品,7个小时后,京东物流就将首批物资送达医疗一线;火神山需要的大量口罩,京东物流仅用4个小时就调配完毕;17个小时,急需的医疗物资就从已经从广州抵达武汉。


无人技术也在本次疫情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前几天央视新闻频道就报道了京东物流的无人分拣中心,该中心位于武汉亚洲一号智能园区,这里不仅配备了天狼仓、地狼仓、分拣AGV机器人,还存储了米面粮油,牛奶,饮用水等大量的生活物资。不仅如此,在当下非常时期,京东物流长三角、京津冀在八大经济圈均有大量的日用品储备,能够通过仓间调拨,物流中转实现协同支援,共克时艰。数据显示,此次春节期间,仅由这些机器人军团就实现了每天80万到100万的拣货量。

如果这样的日分拣量由传统的人工分拣完成,可以想象一下需要补充多少人力,又会造成多少病毒传播风险。
同时,无人机也成为疫情中物资配送的好帮手。全国各地都有无人机上阵的新闻报道。在河北、陕西、江苏等农村地区,京东物流无人机也已开展无人机配送的准备工作,计划为已经封闭的地区提供物流服务,避免人与人的见面接触。
在武汉,京东物流的配送机器人已经顺利完成无人配送第一单,随后这样的无人配送将在武汉及全国更多医院和封闭社区展开。

在危险的环境下让机器人替代人,这也是发展无人科技的初衷。相信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落地,必然能够为防疫工作起到独特的作用。人们也会对这些技术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信任,相信疫情结束后,无人技术在物流以及更多领域的应用推广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最后,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运力正在逐渐恢复,各地的物资也逐渐可以正常流通。希望疫情尽快得到缓解,生活能够尽快恢复正常!
病毒会不会通过快递传染的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假如快递员或者其它感染了新型病毒的人员接触了快递物品。还有带有病毒的飞沫可以沉降在物体表面,或者病毒污染了门把手、电梯按钮,研究发现,病毒在这些光滑的物体表面,可以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湿度合适有可能存活数天,比如二十度温度,在空调环境特别合适,湿度40%到50%,有研究发现过去的冠状病毒有可能存活达到5天。所以洗手非常重要。
新型病毒传播途径:1,直接传播: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
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3,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体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粘膜后,导致传播。
建议的措施:如有可能戴一次性手套取快递,快递包装盒如果有含氯消毒剂或者医用酒精可以喷洒消毒再拆开,取出快递物品后再次消毒。然后肥皂水吸收,或者酒精消毒双手。
如果没有手套,也没有消毒用品,那么,至少能做到的是取快递后,严格肥皂水吸收,如果能掌握7步洗手法效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