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珍:那个恨了琼瑶半辈子的女人,到底输在哪里?

林婉珍:那个恨了琼瑶半辈子的女人,到底输在哪里?

前两天,我买了一本书,书名叫《往事浮光》,繁体字,竖版,读起来颇为吃力。

我能一口气读完,不是源于作者的文字精彩,而是出自八卦心理。因为作者乃是“言情圣母”琼瑶的情敌,平鑫涛的前妻林婉珍女士。

林婉珍女士,曾经协助平鑫涛打造出出版帝国,又潜心水墨创作,成为一名画家。她的作品题材广泛,有鸡狗猫鱼,也有梅兰竹菊,还有乱石松树,曾获亚太地区第二届“金狮艺文奖”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火凤凰杯金奖”。至今已经举办过十八次个人画展,出版过四本画册,作品还被收入河南开封的“中国翰园碑林”……称得上是一位在艺术方面颇为成功的女性,却要洋洋洒洒写出一本书,来抒发自己的前一段婚姻被破坏的愤懑。

这都离婚多少年了啊!

还这般意难平!

可见当年,她是真的被深深伤到了。

她的前夫平鑫涛和她的情敌琼瑶,到底对她做了什么?

让我一一说来。

首先,我先摆明自己的立场。我认为琼瑶与平鑫涛在婚恋方面不是什么值得歌颂的人物。琼瑶的“第三者”身份,自上个世纪60年代已经坐实。加上她在作品里尽情讴歌不伦恋,一度被李敖鄙夷为精神毒草,讽刺她是“私人小世界里的软弱,不但作品本身软弱,她还拐带着人们跟它一起软弱。”

其次,平鑫涛也令人失望。他原本家境贫寒,蒙大家闺秀林婉珍不嫌弃,下嫁于他,还拿出自己的一大笔钱资助平鑫涛开杂志社,为他生了三个儿女,同时负责公司中一切客服、财务与杂务。平鑫涛却移情琼瑶背叛了她,甚至置她长达十年的隐忍大度于不顾,用刚硬的态度与她离了婚,还极尽张扬地在众人面前讴歌“真爱”。一个言之凿凿地声称“如果皇冠没有琼瑶,皇冠很可能不是现在这样的皇冠,但我深信琼瑶还是琼瑶。”一个深情婉转地感慨如果没有平鑫涛,也不会写下那么多小说,更拍不了那么多的电影和连续剧。就连平鑫涛与林婉珍的儿子平云都非常愤懑自己经常会被误认为是琼瑶的儿子。一个男人对待前妻凉薄到这种程度,除了“口吐芬芳”,你都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他。

但是,两口子的事,一个巴掌拍不响。就算平鑫涛是陈世美,难道林婉珍在婚姻里就算是完美受害人吗?平鑫涛与琼瑶之间除了利益捆绑,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吸引力吗?

我是相信平琼之间着实有着非比寻常的吸引力。琼瑶曾在自传《我的故事》里形容,起初她与平鑫涛的关系非常简单,无非是小说作者与出版社负责人的合作关系。琼瑶将处女作《窗外》投寄给了《皇冠》杂志,平鑫涛慧眼识珠,将《窗外》迅速出版,引起宝岛轰动。琼瑶为了促进此书的宣传,应平鑫涛之约去台北参加电视访谈。她刚下火车站,就被平鑫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准确认出——在此之前,他们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交换过彼此的照片。但是眼缘好未必就能产生爱情。据林婉珍形容,平鑫涛一开始对琼瑶应该只是单纯的照顾,对她没有特别的想法。因为论姿色,长着明眸圆脸,高挑身材的林婉珍比五官平庸,身形瘦小的琼瑶强出一大截。平鑫涛也当着林婉珍的面嘲笑过琼瑶“没有眉毛,好可怕啊!”琼瑶也从未声称自己是美女。琼瑶征服平鑫涛的主要是文学方面的才华。

平鑫涛年轻时候是典型的文艺青年,结婚生子创业后是典型的文艺中年+商人。平鑫涛热爱文学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否则不会倾尽全力做出版(张爱玲晚年的全部作品,都由“皇冠”独家出版)。然而,平鑫涛如果单纯做文学出版,早就饿死了。他必须将文学与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尤其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台湾政府实行文化高压政策和严格的思想控制,当时的文坛要么是服膺于当局的“战斗文艺”;要么是寄托对大陆生活的乡愁追思;要么是借助西方的现代主义表达崇洋思想……琼瑶则以她优美的文笔、动人的情节、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和世俗条件的爱情信仰,点亮了当时的台湾文坛。加上她极擅长讲故事,卖关子、抖包袱、塑造人物、渲染氛围,使得她的作品一时间达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读的火爆效果,也让“皇冠”在此时期赚了个钵满盆满。

琼瑶早期的作品几乎没有讴歌过“第三者”。她写下的《窗外》是为了缅怀初恋;她所著的《烟雨蒙蒙》展现了家仇情殇,涉及到“一夫多妻”制带给子女们的痛苦;她创作的《菟丝花》给了侵犯他人家庭的第三者忏罪自杀的结局;她耕耘的《几度夕阳红》更让错过的一对情侣在历尽沧桑之后释怀了命运,归回了各自的家庭。纵观琼瑶前期的作品,她提倡的都是真情流露的爱,忠贞不渝的情,发乎心止于礼的亲密。她笔下的主人公如婉君、方依依、李梦竹亦皆愿为了爱人而做出牺牲。什么时候,琼瑶开始美化“小三”了呢?就是在她与平鑫涛的合作关系发展为暧昧关系,平鑫涛与林婉珍也产生了婚姻危机开始。

在寻常人的眼里,林婉珍绝对是个好老婆。她自己也这么认为。她不仅帮助老公发展事业,为老公养育子女、料理家庭,而且在各个方面都尽量迁就和配合他。为了给平鑫涛做一道腌笃鲜,林婉珍往往要坐50分钟的车从南港辗转到西门汀买足食材,再坐50分钟车回到家,足足耗费3个小时才能做出老公喜欢的味道。“皇冠”规模扩大之后,时不时有新秀作家上门拜访,林婉珍也忙前忙后,为老公做足面子,包括面对琼瑶。平鑫涛对她依然不满意。因为林婉珍的个性非常直爽,说话从来不会拐弯抹角,生活里也难免缺乏情趣,不解风情。据她的孩子平珩形容:“当年父亲经常跑去香港收账,回来总会买一些花花绿绿比较新颖的服装给母亲,但是母亲会说:‘这么暴露、这么艳的衣服怎么好意思穿’……”平鑫涛丧气之余,索性拿了一些衣服送给琼瑶。林婉珍在《往事浮光》里如是说:“(平鑫涛)有次帮我买了一块料子,质料是纱的,而且还是粉红色。我们对色彩的品味不同,他喜欢鲜艳的颜色,大红、桃红、艳紫…越亮丽越好。看到这么鲜艳的粉红色,我就开口问他,这要我什么时候穿?没想到这么短短一句话立刻把他惹火了。”林婉珍也知道自己的语言伤人,可惜她改不了。她直到八十多岁,还是一个直来直往的人,不会撒娇,也不喜欢撒娇,只知道应该要诚实地面对每个人。可是在亲密关系里,林婉珍的不会沟通给了别的女人可乘之机。

琼瑶很会撒娇,她除了趁林婉珍不在家,穿着平鑫涛送给她的中国风织锦缎上衣找上门来,问平鑫涛“好不好看”,还会打电话给平鑫涛,用自己爱吃的牛肉干跟对方打情骂俏。平家里的菲佣都意识到了危险,林婉珍却从未产生过婚姻危机感。在她眼里,她是看不上琼瑶的,在她眼里,平鑫涛就像儿子需要母亲一样需要她。当她发现平鑫涛与琼瑶婚外情的蛛丝马迹,没有产生过任何妻子该有的维权意识。比如平鑫涛每天下午下了班,一定会开车去琼瑶家,她无动于衷;琼瑶写给平鑫涛的情书被林婉珍发现一柜子,她照样沉默;平鑫涛彻夜不归,林婉珍鼓足勇气打电话给琼瑶,却得到一句嚣张的回应“你来把他带回去啊!”,她不敢声张;琼瑶在“皇冠”上连载的《浪花》,将她形容成一个跋扈又粗俗的泼妇……林婉珍还是一味地忍、一味地让,受尽委屈,流尽眼泪,也没有换回平鑫涛的回心转意,更没有熬得琼瑶甘心撤退。

平鑫涛看得清楚林婉珍的弱势,她自从嫁给了他,只会照顾家庭、服务“皇冠”,如果离开他,她没有娘家可以依靠,也没有谋生能力,更没有自己的积蓄。她一点保护自己的力量都没有。她怎能不死死留守这段已经变质的婚姻?

琼瑶看得清楚平鑫涛的价值,她虽然塑造了一系列柔弱无助随风倒,薄命怜卿甘作妾的玛丽苏女主角,但是她本人非常冷静聪明,战斗力强,长年笔耕不缀毅力可见一斑。平鑫涛是她的“伯乐”,不但发表了她所有的作品,还利用自己的能力和人脉,鼓励琼瑶在创作道路上越走越远。没有平鑫涛,她不可能被媒体和读者们尊奉为“爱情教母”。

平鑫涛和琼瑶为了彼此成就,他们除了做出版,还野心勃勃冲击娱乐圈,成立家庭作坊式的影视公司,将纯粹的言情风格发扬到极致。在琼瑶的影视作品里,尽是才情出众的俊男靓女们腻歪在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中间穿梭各种误会遗憾、造化弄人。这种套路一直延续了三十年,如今还被各种偶像剧继承着。

林婉珍却认为琼瑶只是一个单纯破坏她家庭的第三者。她认为琼瑶吸引平鑫涛的不过是“她那种狂奔、痛哭、呐喊、寻死觅活的爱”。她二十五岁与平鑫涛结婚,三十六岁发现婚姻的幸福彻底破碎。她只会默默痛苦,选择沉默,远远不如民国时代的女子有胆识。想当年,胡适一度有意出轨,他的发妻江东秀一怒抄起菜刀,威胁胡适要杀死他们的儿女,然后自杀,吓得胡适当场灭了那点心猿意马;徐悲鸿与蒋碧薇生活了将近二十多年,蒋碧薇任劳任怨,发现徐移情别恋之后,还登报羞辱她。蒋碧薇果断选择离婚,获得了2个孩子的抚养权、100万元赔偿金和100幅画。林婉珍的哑忍不但纵容了平鑫涛与琼瑶携手走得更远,更让琼瑶无所顾忌地借助影视作品,对于原配进行大肆的抹黑。无论是《梅花烙》里的公主,还是《新月格格》里的雁姬,一个个面对情敌咬牙切齿、极尽迫害,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如果当时,林婉珍寻找其他的出版社反驳出书,其效果不亚于陈国军为了报复刘晓庆,推出《我与刘晓庆不得不说的故事》的劲爆,也可能会让“皇冠”与琼瑶付出沉重的代价。

可惜,林婉珍发声发得太晚了。她离婚了离得太晚了。离婚之后的平鑫涛很快与琼瑶结了婚。确实称得上岁月安稳,现世静好,琴瑟和谐,夫妻恩爱。平鑫涛喜欢给琼瑶送花。琼瑶每次过生日,一定会收到他特别挑选的几百朵的鲜花,但孩子和孙子的生日,他反而不记得。平鑫涛喜欢旅行,更喜欢带着琼瑶一起去旅行。他们一起去美国西海岸的海滩上漫步,一起去北海道看雪,共同欣赏路边的野花、树上的新绿、潺潺的小溪、广阔的大地和天边的夕阳。他们彼此都十分珍惜对方,很少争吵,很少分别,两个人的日子过得温馨而浪漫。平鑫涛未失智之前,他把琼瑶照顾得依然保留少女心。这一切是林婉珍从未享受过的。

林婉珍离婚以后也再婚了,幸福与否鲜为人知。她直到88岁,还未彻底放下,于是出书“喊冤”。但是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林婉珍虽然是一个好人,一个贤妻良母,一个永远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获得舆论好评与同情的受害者,是否真正活出了自己,保护了自己,成全了自己,享受了真实的爱与被爱,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相关推荐

​二战军机大全——日本海军战斗机(二)

​二战军机大全——日本海军战斗机(二)

168

二战军机大全——日本海军战斗机(二) 注:为阅读方便,本文按机种、生产公司、型号进行排列,有3503字,图片31张,建议收藏便于查阅。因为日军自己的编号过于复杂,还有不同年...

​香港“股坛狙击手”—刘銮雄

​香港“股坛狙击手”—刘銮雄

144

香港“股坛狙击手”—刘銮雄 一、人物简介 刘銮雄(Joseph Lau),1951年7月21日( 十二生肖属相:兔 )出生于香港,籍贯广东省潮州市。早年于加拿大留学,获学士学位,1974年毕业回港...

​同盟会会员罗福星在台湾领导的苗栗起义

​同盟会会员罗福星在台湾领导的苗栗起义

101

同盟会会员罗福星在台湾领导的苗栗起义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台湾,给予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以极大的影响和鼓舞,仅仅在1912年至1915年的4年中,...

​历史上的李治:勤政爱民、有才干的皇帝

​历史上的李治:勤政爱民、有才干的皇帝

176

历史上的李治:勤政爱民、有才干的皇帝 李治(628年-683年),字文成,是中国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也被称为唐高宗。李治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一个勤政爱民、有才干的皇帝,他的执政期...

​什么是车联网?

​什么是车联网?

164

什么是车联网?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字面意思就是将汽车置入广义的互联网中,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 从定义可以看出,「车...

​凿破乾坤之秘的“河图洛书”

​凿破乾坤之秘的“河图洛书”

157

凿破乾坤之秘的“河图洛书” 来源:【黄河网】 万事万物皆有源。司马迁在《史记》中讲“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根脉,它的源头在哪里呢?说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