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史:成立“中顾委”的设想,是谁最先提出来的?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按照这次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的规定,选举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从此,中共党史上就有了“中顾委”这样一个称谓。
笔者曾经采访过的数10位老同志,有的出任了中顾委常委,有的成为中顾委委员。如今,这些老同志都已驾鹤西去,年轻人也极少再提起“中顾委”……
对于“中顾委”的设置,官方媒体的表述说,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解决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而设立的一个独特机构。
十二大召开前,在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党章修正案时,邓小平说,“顾问委员会,应该说是我们干部领导职务从终身制走向退休制的一种过渡。我们有意识地采取这个办法,使得过渡比较顺利,……顾问委员会是个过渡。这个过渡是必要的,我们选择了史无前例的这种形式,切合我们党的实际。”

邓小平与陈云
应该说,中顾委成立以后,起到了它应起的作用,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
10年之后的199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取消中顾委的意见。他认为,中顾委作为过渡性的组织,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继续保留中顾委只会成为新领导班子的负担。这一决策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促进了干部年轻化和组织精简化,为新老干部的交替和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大多数同志看来,中央顾问委员会的设立和撤销,都和邓公有着直接的关系。
然而,中央设立顾问委员会的最初设想,并非是邓公本人。
近来阅读第一代主要领导人的《年谱》,发现早在1973年,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中央成立顾问委员会的设想——
中共十大刚结束的1973年8月23日,《年谱》记载了周恩来在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的一段讲话。周总理说说:“主席这几年苦心苦想国家前途,想世界前途。”
又说:“邓小平说过老同志身体不好可以做顾问,主席对小平同志的意见很重视,提出组织一个顾问委员会,他当主席。这件事主席跟我一个人讲,我说不行,他又跟政治局同志讲,大家又都不同意。主席说,你们大家不赞成,我只好鞠躬尽瘁。”

那一年毛泽东80岁。已是多种疾病缠身。我们在当时的电影纪录片中看到,在刚刚结束的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老人家已无法从座椅上站起来,和代表们告别了。他湖南话对代表们说,“你们不走,我也不走。” ……
他老人家已经明确地感到身体每况愈下,和他同时代的一批革命家,年龄也越来越大,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要想把他们开创的事业延续下去,是红色江山不改变颜色,他提出组织一个顾问委员会,当是出于真心,出于公心。
但当时的周恩来同志,政治局的其他同志,不同意这样做。也是有着充分理由的。中国这艘巨大的航船,不能没有毛主席来掌舵……
他也“只好鞠躬尽瘁”了。三年之后的9月9日,他离开了无比眷恋的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