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四大盗墓门派的前世今生(图文)

看过《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的小伙伴都知道,小说中经常会提到一些盗墓门派。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些盗墓门派。
小说《鬼吹灯》中有一段顺口溜是这样写的;
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烛,鬼吹灯,勘舆倒斗觅星峰。
水银斑,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
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着走;赤衣凶,笑面尸,鬼笑莫如听鬼哭。
从这段顺口溜中我们可以得知盗墓门派大致分为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四大派。

发丘这一门的祖师爷是一个叫做不了的道人。这人俗家姓柳,身材矮小,祖传的缩骨功练的是炉火纯青,全身筋骨关节柔软如棉,伸放自如随心所欲。
汉末三分魏蜀吴,天下大乱,不了道人偶见曹操,以为英雄矣!遂遣两名弟子追随侍奉,自己则入山隐居。后来见及陈琳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料想二名弟子定然已做了发丘摸金的行当,惊扰鬼神,人神共愤,便将二名弟子逐出师门。自此以后,这二名弟子又各录门人,奉曹操为祖师爷。

影视剧照
在曹操首创军中"盗墓办公室"后,设立"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 。其中,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同属曹操的盗墓军队,盗墓手段几乎一样。只不过发丘中郎将官大一级,是摸金校尉的首领,并且多出一枚发丘天印(发丘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大字。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网络素材
因为缩骨功练之不易,是故发丘天官大多为身材矮小者,武功虽然不怎么样,缩骨保命的功夫却是练得当世一流,其下墓时用洛阳铲所打的盗洞,洞口之小几乎连孩童也是难以钻下,他却能像土拔鼠一般穿来倏去,轻松自如。

摸金雏形相传开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与"分金定穴",注重技术环节。后来曹操手下有一支军队为了筹集军饷,专门挖前朝王公贵族的陵墓甚至汉代的陵墓,逐渐形成了摸金派。

影视剧照
摸金校尉们干活,凡是掘开大墓,在墓室地宫里都要点上一只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棺摸金,死者最值钱的东西,往往都在身上带着,一些王侯以上的墓主,都是口中含珠,身覆金玉,胸前还有护心玉,手中抓有玉如意,甚至连肛门里都塞着宝石。这时候动手,不能损坏死者的遗骸,轻手轻脚的从头顶摸至脚底,最后必给死者留下一两样宝物,在此之间,如果东南角的蜡烛熄灭了,就必须把拿到手的财物原样放回,恭恭敬敬的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去。 因为传说有些墓里是有鬼的,至于这些鬼为什么不入轮回,千百年中一直留在墓穴内,那就不好说了,很可能是他们舍不得生前的荣华富贵,死后还天天盯着自己的财宝,碰上这样舍命不舍财的主儿,也就别硬抢他的东西了。

影视剧照
此后,摸金逐渐形成一个门派,"人点烛,鬼吹灯"是传说中摸金派的不传之秘,意为进入古墓之中先在东南角点燃一支蜡烛才能开棺,如果蜡烛熄灭,须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相传这是祖师爷所定的一条活人与死人的契约,千年传承,不得破例,且有"鸡鸣灯灭不摸金"之说。
清代时期金校尉张三链子为此还创作了一部货真价实的《摸金倒斗指南》,其中囊括风水阴阳之术,那就是《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虽然名为十六字,可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十六卷,每卷以周天古卦中的一个字为代表,共计一十六字,所以称为十六字。不过这本书只是残本,阴阳术的部分并没有流传下来,仅有风水术的十六字。

搬山派在秦汉时期就初步形成了,但是一直等到清朝中叶才发展壮大起来。搬山派采取的是一种俗称"开喇叭"式的盗墓方式指通过打通墓葬从而使其通风,这样做的方式是搬山派门人及搬山道人在墓葬里晕厥的危险就极大降低了,但是对墓葬的破坏性实在太大,尤其是使得墓葬失去了保护,各种其他损害就会随之而来。搬山一派在风水学上并没什么造诣,所以才会使用破坏的盗墓方式,这本来是因为他们自身技能的局限。这种破坏的盗墓方式使得搬山派成为盗墓贼中的爆破专家了。

影视剧照
据说搬山派之所以采取破坏的盗墓方式,除了因为他们本身善恶观念不强之外,主要原因是他们最想要盗取的并非一般的金银财宝,而是灵丹妙药,所以他们进入墓葬根本无需考虑这个墓葬能否为今后再次盗墓提供可能。但是后来不断的失败告诉他们他们所追求的灵丹妙药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他们就转而开始一味求财的盗墓了。

影视剧照
搬山派的前人们慢慢形成了一味求财,采用破坏性大的盗墓方式以及不喜欢合作的盗墓方式,而且他们在自我保护以及明器的销售渠道上有着自己的独特特点,所以他们逐步演变成一个盗墓门派,绵延至今。

卸岭门据说创始人是一个土匪头子,得仙人传授"令人力大之法",因此这土匪头子力撼山岳无人能敌,后来他干起盗墓的勾当,并且将这法门传授于自己的得意弟子,慢慢的卸岭派的人丁就开始兴旺起来。
因为他们的门人不仅通晓武功而且力大无比,所以曾出过不少有名的人物,比如号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的吕布吕奉先,他就曾经帮助过董卓盗掘汉墓,而吕布耍的一手极妙的方天画戟也和他是卸岭门人有关。卸岭力士都比较开放,不会一味地闭门造车,所以到了北宋期间,他们融合了摸金以及搬山派的技术,在风水以及阵法破坏上都有了新的提高,甚至加入自身的理解之后还有所超越。

网络素材
“三十六行,盗墓为王。掘墓倒斗,卸岭最强。 ”后边那句是人为加的。因为在摸金、发丘、搬山、卸岭之中, 卸岭是最有实可考的。摸金门、搬山门、卸岭门、发丘门,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 有称"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

影视剧照
在卸岭门有个很出名的人物,那就是《鬼吹灯》里的瞎子,陈玉楼--陈瞎子,那是有名的盗墓行家了。小说中“想当年在瓶山一盗,能纠集十万盗众,可见他厉害简直不是人。(陈瞎子:"你这骂我呢还是夸我呢?")
卸岭派盗墓离不开他们灵敏的鼻子,他们用铁钎打入地下抽出来之后在辨别土壤的气味,根据土壤中气味种类的不同再做判断,另外在打铁钎的时候手感的不同以及土壤颜色的差异都是他们考虑的事项,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依靠鼻子,所以他们为了保持自己鼻子的灵敏度,忌烟酒辛辣之物。卸岭力士多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对华夏一族的传承很是重视。虽然活动范围不在中原,但传人只在汉人内寻找,对可能危害到汉人中原政权的国家,无所不用其极。精擅传统武功,行迹类于侠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