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东吴52年历史,看看东吴从建立到灭亡都经历了哪些大事

一口气看完东吴52年历史,看看东吴从建立到灭亡都经历了哪些大事

5分钟看完东吴52年历史

公元229年,陆逊在石亭之战中大破魏军,减轻了来自曹魏的压力,于是同年5月,孙权自立为帝,年号黄龙,史称孙吴或东吴,至此,历史正式进入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

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与诸葛直率兵一万远赴海外寻找仙药,但士卒十之七八死于途中,最后仅仅从夷州带回数千土著,孙权一怒之下,将二人斩首

公元231年,曾在夷陵之战中,出兵支援刘备的五溪蛮人发动叛乱,孙权出兵五万平定,五溪蛮族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233年,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向东吴称臣,孙权不顾群臣反对,派人带着无数金银珠宝和一万人马渡海前往辽东,打算封公孙渊为燕王,结果公孙渊反将孙权派去的一万人马扣押,并斩杀了使臣,将首级送往曹魏,孙权得知消息后,恼羞成怒,作势要亲征公孙渊,但被朝臣劝阻

公元234年,孙权为了响应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亲率10万大军,御驾亲征合肥,但被魏明帝曹睿率军击退,公元236年,江东重臣张昭病逝,享年81岁

公元241年,33岁的太子孙登病逝,孙权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亲自为太子守灵七日,此后性情大变,日益喜怒无常,骄奢淫逸,导致东吴境内叛乱不断

公元242年,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同时又给了四子鲁王孙霸与太子相同的待遇,导致孙霸有了争夺储君的野心,朝臣也顺势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史称南鲁党争

公元245年,只因陆逊替太子说了几句话,便遭孙权派使者登门责骂,一代名将陆逊不久便郁郁而终

公元250年,孙权废黜孙和,同时赐死了一心争夺储位的鲁王孙霸,最后将年仅8岁的幼子孙亮立为太子,至此,长达8年之久的两宫之争终于落下帷幕,而因这场风波被诛杀和流放的大臣多达几十人,东吴从此走向衰弱

公元252年,在托孤于诸葛恪和孙峻等人后,孙权病逝,享年71岁,是为东吴大皇帝,是历史上唯一以大字为谥号的皇帝,孙权19岁接管东吴,统治江东长达52年之久,而东吴立国也恰恰52年

孙权死后,年仅10岁的太子孙亮继位,司马师得知孙权已死,于是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伐吴,但被诸葛恪率军击败,诸葛恪借此战之威,顺势把控朝政

公元253年,大权在握的诸葛恪觉得自己行了,于是亲率20万大军北伐曹魏,但因军中爆发瘟疫,只能退军,回朝之后,诸葛恪为了掩饰过错,更加专权

同年,孙峻等人暗中联合孙亮将诸葛恪及其党羽全部诛杀,此后,孙峻权倾朝野,但孙峻等人都是弄权小人,才能远不及诸葛恪,导致东吴朝政更加混乱,公元256年,孙峻病逝,堂弟孙綝接掌大权

公元258年,孙亮与孙綝的矛盾日益加深,于是暗中与孙鲁班等人密谋诛杀孙綝,结果消息泄露,孙綝顺势废掉孙亮,并改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是为东吴景帝

公元259年,孙休联合老将丁奉等人,诛灭了专擅朝政的孙綝,开始亲政,孙休在位期间,东吴进入了短暂的恢复期,但并未能扭转颓势

公元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孙休派军救援蜀汉,但还没到达白帝城,刘禅就已开城投降,此后东吴独抗司马氏17年

公元264年,吴将陆抗等人率军围攻前蜀汉巴东守将罗宪,魏将胡烈率军增援,吴军久攻不下,只能退走,同年孙休病逝,东吴吸取孙亮冲龄践位,导致权臣乱政,再加上东吴独抗曹魏,于是便没有立孙休年仅10岁的儿子为帝,而是将孙和之子孙皓拥立为帝

孙皓继位后,下令抚恤臣民,开仓放粮,一时间,东吴上下都以为这是个明君,但没过多久,孙皓就露出了残忍暴虐,酒色成性的真实面目,

公元265年,孙皓逼死朱太后,随后将孙休的四个儿子全部发配,

公元267年,孙皓大兴土木,营造宫殿,次年,孙皓亲征西晋,结果大败而归

公元269年,孙皓派丁奉再次北伐,但仍被击败

公元271年,孙皓不顾群臣反对,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和数千宫女,发动第三次北伐,结果吴军在途中遭遇大雪,士气崩溃,只能撤军

公元272年,吴将步阐叛吴降晋,但被名将陆抗率军平定

公元274年,陆抗多次上书劝谏孙皓无果后,郁郁而终,东吴失去了最后一根栋梁,此后再无良将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派出六路大军伐吴,晋军一路势如破竹

公元280年,晋军兵临吴国都城,孙皓听从胡冲的建议,效法刘禅,开城投降,至此,历经4帝,享国52年的东吴灭亡,而三国鼎立的局面也被终结,公元284年,孙皓病逝于洛阳,享年43岁

相关推荐

​刘裕北伐:东晋的雄心与历史的转折

​刘裕北伐:东晋的雄心与历史的转折

72

刘裕北伐:东晋的雄心与历史的转折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尤其是东晋时期,虽身处江南,却始终心系中原。提到东晋的北伐,刘裕无疑...

​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 10 位总统

​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 10 位总统

181

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 10 位总统 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美国历史长河中,多位美国总统引领国家,历经内战、领土争端、世界大战、经济萧条等诸多挑战,也面临过暗杀、腐败指控与政党...

​司马光:历史的编纂者与政治家的双重身份

​司马光:历史的编纂者与政治家的双重身份

168

司马光:历史的编纂者与政治家的双重身份 引言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

​羌族:历史、分布与杰出人物的民族画卷

136

羌族:历史、分布与杰出人物的民族画卷 羌族,作为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其影响力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延伸,在世界范围内都留下了独特的...

​文字的统一之路:从“书同文”看历史进程

​文字的统一之路:从“书同文”看历史进程

77

文字的统一之路:从“书同文”看历史进程 各位朋友,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段重要的历史——“书同文”。或许有人会疑惑:“书同文”究竟是什么?别着急,接下来就带大家深入了...

​中国历史必知100事之——安史之乱

​中国历史必知100事之——安史之乱

166

中国历史必知100事之——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盛世唐朝的转折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盛世大唐的繁荣自此走向衰落。 公元755年12月16日,即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平卢、范阳...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谶语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谶语

111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谶语 谶是古代巫师、方士编造的预测吉凶的隐语,后来逐渐演变为在庙宇或者道观中求神问卜,《说文解字》中记载:谶,验也。在古代往往成为一种政治预言,容易...

​【家在甘井子】甘井子街道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家在甘井子】甘井子街道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164

【家在甘井子】甘井子街道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甘井子街道 甘井子街道辖区土地面积22平方公里,是全区行政区最大的城市街道。街道三面临海,海岸线总长15公里,常住人口近10.7万人,...

​火烧圆明园:历史的悲剧与文化的反思

​火烧圆明园:历史的悲剧与文化的反思

133

火烧圆明园:历史的悲剧与文化的反思 引言 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悲惨的篇章之一。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家...

​南北朝那些事儿——历史上的文成皇帝拓跋浚

​南北朝那些事儿——历史上的文成皇帝拓跋浚

95

南北朝那些事儿——历史上的文成皇帝拓跋浚 曾经红透各卫视平台的《锦绣未央》是一部以南北朝北魏时代为背景的古装偶像剧,一度让众粉丝追得辛苦。至今,剧中男女主演罗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