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平原的女王:绿水蚺和黄水蚺
绿水蚺和黄水蚺属于蟒科蚺亚科水蚺属,是两种产于南美的两种大型半水栖蛇类。这两种巨大的蟒蛇成年后几乎没有天敌,吞食相当大的猎物,雄踞在食物链的顶端。
绿水蚺,又叫绿森蚺,绿水蟒,英文名green anaconda,学名Eunectes murinus,这种孔武有力的大蛇分布于整个南美的热带地区,从安第斯山脉东部到几乎整个亚马逊河和奥里诺科河流域直到圭亚那的静水或缓流都是绿水蚺的领地。这种大蛇的背部呈暗绿色,布满黑色的椭圆斑块,身体侧面有黑黄相间的大块圆形斑纹,腹鳞呈黄色并带有黑色的小斑点,头部两侧眼睛后方有两块红斑。绿水蚺的头部大而狭长,几乎和颈部一样粗,眼睛和鼻孔位于头部的上方,粗壮的身躯沿脊椎排布着和其他蚺亚科相比异常发达的肌肉。如果综合考虑体长和体重的话,绿水蚺当之无愧是现存最大的蛇,然而最大的绿水蚺到底有多大在科学界依然争论不休。早期的记录把绿水蚺描述得大得离谱,50多,60多英尺甚至更大的样本都被提及过,但没有任何一条确凿的证据能证实这么大的绿水蚺真的存在。现在一般认为绿水蚺的体型上限在26.3英尺,约8米长。虽然比产于亚洲的世界第一长蛇:网纹蟒(英文名reticulated python,学名Python reticulatus)要短一些(网纹蟒在早期也有一些长达10米的惊人记录,现在一般认为最大个体长度在8.7米以上),但是体重却几乎是后者等长度下的两倍。近年在委内瑞拉捕获并测量的一条长5.21米的雌性绿水蚺,重达97.5公斤。
作为一种半水栖的蛇类,绿水蚺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水中度过的。它们在白天的时候会趴在浅水或者露出水面的枯树干上晒太阳,夜晚四处活动,寻找猎物。沉重的身躯使得绿水蚺在陆地上行动较为迟缓,可是这种巨蛇在水中的动作却非常的优雅和敏捷,不论是在浅水还是深水中都能以很快的爆发速度游动。绿水蚺捕猎所有它们能制服并吞下的猎物,包括鱼,水鸟,龟,蜥蜴,水豚,西猯,凯门鳄和墨西哥鹿,有时也会吞食牛犊等家畜。它们会将巨大的身躯整个潜伏在浑浊的水中,只露出眼睛和鼻孔,静静的埋伏着。直到有猎物从面前经过或停下来喝水时,绿水蚺才会一跃而起,用向后弯曲的锋利牙齿咬住猎物,将其拖倒并用粗壮的身躯将其牢牢缠住绞杀或拖入水下溺死。年轻的绿水蚺有时也会爬到树上,头朝下盘绕在树枝上伏击从树下经过的猎物。绿水蚺和其他蟒蛇一样,在缠绕猎物时不仅阻断了猎物的呼吸,而且紧紧压迫猎物的身躯阻断其血液循环,后者往往比前者能在更短时间内导致猎物的死亡。和其他所有的蛇一样,绿水蚺会整个吞下它的猎物。连接上下颌的方骨能让它的下颌脱臼,两块由韧带相连的下颌骨还能左右分开,吞下巨大的猎物。绿水蚺有过几起主动袭击人类的记录,但是至今没有确凿的绿水蚺杀死人类的证据。
绿水蚺在4-5月开始繁殖,求偶的过程可以持续数月。雄蚺根据发情的雌蚺留下的性外激素找到雌蚺并与之交配。雌蚺通常会同时与2-12条雄**配,此时数条缠绕在一起的水蚺会形成一个“蛇球”,漂浮在沼泽的水面上,这种集体交配的过程可以持续2-4个星期。绿水蚺两性的体型差异是陆生脊椎动物中最悬殊的,雌蚺平均比雄蚺大5倍以上。交配结束后,雌蚺有时会吞掉最后一条和自己交配的雄蚺。磁性绿水蚺的孕期长达6-7个月,期间它几乎不进食,完全依靠体内积聚的脂肪维持自己的生存和腹中蛇卵的发育,这种能量消耗是非常巨大的,怀孕结束后雌蚺的体重会减轻30%左右。和其他蚺亚科一样,绿水蚺也是卵胎生,一胎能产下20-40,最多100条发育完全,长70-80厘米的幼蛇。
由于皮革贸易,以及可能对家畜和人造成的威胁,绿水蚺遭到了非常严重的捕杀,人类活动也在不断的侵蚀它们的栖息地。现在在委内瑞拉,绿水蚺已被列为濒危物种,绿水蚺的活体和器官出口是被法律命令禁止的。然而在南美的其他一些国家,绿水蚺仍然是偷猎者猎杀的目标。
下面上几张漂亮的图图吧,希望这种美丽的大蛇能在广袤的亚马逊流域,永远的生存下去
南美母亲河的女王,很像传说中的龙呢
躲在水里。。。。分叉的舌头捕捉水中的气味分子,嗅觉非常灵敏
捉住了一条凯门鳄,哈哈,人家很厉害的呢。。。。。。
捕杀大侧颈龟。因为有龟壳的保护,这种大龟是无法被绞杀的。于是绿水蚺会把它压在水下溺死,然后整个吞下去。强大的胃酸连龟壳都能消化掉
墨西哥鹿。。。。。吃了这一顿,好几个月都不用再捕猎了呢
绿鬣蜥。。。都是鳞龙次亚纲,相煎何太急。。。。。
逮住了一只水鸟
鱼。。。。
绞杀西猯,过年啦,吃猪肉啦。。。。。
绿水蚺的头骨,可以清楚的看到锋利的牙齿和分成两块的下颌骨
亚马逊的女王,傲视自己的疆土
绞杀眼镜凯门鳄
上几张大个的绿水蚺姐姐的图图。。。。
黄水蚺,英文名yellow anaconda,学名Eunectes notaeus。这种大蛇分布于南美洲的北部,包括巴拉圭,玻利维亚,巴西和阿根廷的北部。相对于大姐绿水蚺,黄水蚺这个妹妹的体型要的多成年黄水蚺体长2.4-4.6米,一般重30公斤,最大可达40公斤;但是黄水蚺雄蛇最大体长可达3.7米,比绿水蚺的雄性要大。黄水蚺背面的鳞片呈黄绿色,布满黑色的斑纹和互相重叠的斑点。和绿水蚺一样,黄水蚺也是一种半水栖,夜行性的大蛇,同样潜伏在水中用伏击的方式捕猎,并用粗壮且肌肉发达的身体缠绕绞杀猎物。黄水蚺的食物包括鱼,蜥蜴,龟,凯门鳄,水鸟,墨西哥鹿,水豚和西猯,有时也吞食腐肉,水鸟在其食物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按照掠食者自身与猎物体型的比例计算的话,黄水蚺的猎物比绿水蚺的要大得多。和绿水蚺一样,黄水蚺也在4-5月开始繁殖,雌蚺经过6个月的怀孕期,一胎能生下4-82条,通常40条幼蛇;初生的幼蛇有50%会被凯门鳄,食蟹狐,双领蜥(也就是通常说的泰加蜥,属于美洲蜥科)甚至更大的同类吃掉。如果幼蛇成功活到了成年的话,在野外它们能生存15-20年,圈养的最高寿命是23年。
由于皮革贸易,黄水蚺面临的来自人类捕杀的威胁比绿水蚺更大。现在黄水蚺已被列入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的红色名录,在南美大多数国家都严禁捕杀黄水蚺和交易黄水蚺皮制品,但是在阿根廷可以限量合法猎杀超过2.3米的成体;另外,偷猎和非法宠物贸易依然在威胁着这种美丽大蛇的生存。
上几张图图吧。。。南美的很多大型爬行类现状都很不乐观,除了眼镜凯门鳄和巴拉圭凯门鳄还很多。
绞杀水鸟
绞杀巴拉圭凯门鳄
美丽的大蛇。。。真的不希望它们因为人类的贪欲,从地球上消失。。。。。
虽然比绿水蚺小,黄水蚺依然是一种很大的蟒蛇
潜伏在水中,静静等待猎物的经过
一条正在横越公路的黄水蚺。。。。衷心希望有一天,人类能正确的看待蛇这种美丽,迷人,对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价值的动物,并学会与之和平相处。不再因为恐惧,无知或个人的贪欲而大量捕杀这大自然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