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地震中救下29人,到10年后锒铛入狱,陈岩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在汶川地震中救下了29位生还者,是当年的最牛志愿者。
他,在抗震结束后,资助了18个地震伤残、家庭困难的孩子。
就连曾经被他救下的孩子,在上大学期间,都是住在他的家里。
3年后,他的负面信息缠身,爆出他“吸毒找情人”的消息。
5年后,他因为“诈骗”,被判三年缓三年。
10年后,又因为酒后开摩托车,取消缓刑,成为了阶下囚。
从充满光环的云端,再到高墙之内,“最牛志愿者”陈岩经历了什么?
上午刚签大单,下午奔赴灾区救下29人
1972年,陈岩出生在四川遂宁大英县,在他5个月的时候,父母离婚,母亲带着5岁的哥哥和他,选择了改嫁。
陈岩跟继父的感情不合,到了14岁那年,他就离家独自闯荡。
陈岩在外面就算有委屈,有高光时刻,也不愿意回家跟家人分享,往往他是三过家门而不入。
渐渐地,陈岩从一个材料员、业务员,独自奋斗为成都集团公司的副总。
2008年5月12日上午,陈岩刚刚签下了一个几十万的大单,带着客户参观,可他听到了汶川地震的消息,立马抛下工作,前往灾区。
在过去的10多年间,他曾参加过1996年的丽江大地震救援,1998年的华中特大洪水的救援,因为那时他的身份是武警。
多年的亲情缺失,并没有磨灭他那颗善良的心。
当天,他就赶到了汉旺镇的东汽中学,成为第一个志愿者。现场有救援队,不过陈岩凭借着他参与救援的经验,在现场指挥救援。
他的指挥很专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他是救援队的总负责人,后来才被证实,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
那时还有余震,陈岩发现孩子,就奋不顾身扑上去。他三天三夜没下火线,在东汽中学救下了十几个孩子,其中就有“可乐男孩”薛枭。
完成了东汽中学的救援,陈岩立马奔赴他处废墟,80个小时内,他救下了29个生还者。
抗震救灾结束后,陈岩的事迹经过报道,他本人被誉为“最牛志愿者”,还获得了当年的“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的称号。
除了荣誉之外,陈岩一直关心着他救下的孩子们,常常到医院看他们,鼓励他们。
不仅如此,他还资助了十几个孩子,保证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
在薛枭、春阳、苟科这些孩子的眼里,当年陈岩能奋不顾身救他们,在他们上大学,面临人生重要的选择时,陈岩还能帮助他们,给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陈岩已经成为了他们感情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亦师亦友,更把他当做亲生父母看待。
可当陈岩的负面信息爆出时,他们仍然选择站在陈岩的背后,支持着陈岩。
陈岩的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荣誉”使英雄开始膨胀
当“最牛志愿者”的光环带在陈岩的头上时,他没有意识到,他已经成为了公众人物,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他认为“我还是我”。
有了光环,邀请陈岩出席各种社会活动,颁奖典礼的应酬越来越多,甚至占据了他一天时间的三分之二,连正常的本职工作也无法展开。
不得已,他最后选择了辞职,到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担任副总队长。
可是采访越来越多,见报、上电视的频次越来越多,四川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位英雄。
“英雄”的背后,带给陈岩压力、约束、负担和束缚。
他乘坐出租车,司机认出了他,不愿意收费。原本是15块、20块的车费,陈岩必须要给,临下车时,他给了50块,还说不用找了。
他搭公交车,被公众认了出来,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跟拍“英雄”。
荣誉使陈岩连正常的生活都不得维系,就连他住的小区,也成为了“英雄”观光小区。
更重要的是,很多十年、二十年没有联系的老乡、老同学,都能找到他的联系方式,嘘寒问暖之外,提出自己的难处,寻求帮忙。
彼时的陈岩,在大家的“众捧”之下,开始变得有些飘飘然,以前见不到的人,现在见到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事,现在接触到了,认为自己的眼界开阔、本事长了。
每逢如此,他总是答应下来,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善良,另一方面是膨胀出来的自信。
可到了2010年,开始有陈岩的负面消息了,刚开始说他出入高档场所,最过分的是,有人发帖说他“吸毒找情人”。
看到了这个消息,吸毒的澄清,他可以进行尿检;找情人的澄清,他只能找上报社,找到发帖的记者,说明的前因后果。
最终,陈岩还是选择了原谅他们的行为。
当负面消息越来越多,面对别人的“求帮忙”,陈岩总是推脱掉,唯独在家族之中,他难以推脱掉。
拒绝办事不成,反而成为了诈骗犯
2009年,陈岩在志愿活动中,认识彭露,两人相识、相知、相爱,在当年的5月12号,高调结婚。
由于陈岩头上有光环,彭露的二姨,在2011年找上门来,拜托陈岩解决她女儿、女婿的编制问题。
这根本就不是陈岩能办到的,他推脱、拒绝,可刘二姨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掉。
他们回乡探亲,刘二姨就屁颠屁颠地赶过来,陪陈岩吃饭,然后又提了解决编制的问题。
刘二姨赖上了陈岩,陈岩不给帮忙,刘二姨就散播陈岩的“贪心”,说是没有给陈岩送钱,所以陈岩不给帮忙。
这样的话传到了陈岩的耳里,加上刘二姨经常上门骚扰,陈岩选择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假装答应。
没想到刘二姨立马给彭露送了7万,随后又陆陆续续送给了陈岩5万。
收了钱,但事情没有办好,陈岩只好编造“花费事件”,刘二姨并不是能吃亏的主,在2013年,一纸诉讼,告陈岩诈骗。
因为这桩诈骗案,陈岩被判三缓三,妻子彭露也选择跟他离婚,而他本人则回到大英县进行社区矫正。
陈岩,2008年的英雄,2013年的骗子。
从这一刻起,陈岩开始反思自己过去5年的生活,怎么会从一个英雄变成骗子?他始终没有想明白,是因为荣誉、是因为膨胀?
在后来的三年时间里,他刻意不接受采访,可在找工作时,企业因为他是公众人物,害怕带来麻烦,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愿意要他。
等到三年的矫正时间过去,他选择了消失,避开了有熟人的成都,去到了青海的可可西里。
那时的他,充满了焦虑、抑郁,又经历了离婚,不知道生活该如何进行下去。
他想的是自己跌倒了,还想站起来。尽管他已经不再年轻,但是他依然有梦想。
陈岩远走青海,酒后开车入狱
大年初二,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默默离开了家。初到青海时,他的身上只有36块,他选择了给工程师做饭,干了整整三个月。
他除了能把本职工作做好,还能调解工人之间的矛盾,引起了老板的注意。
老板给了陈岩一个机会,让他去一个偏远地区,给牧民修建40多套新房。老板给了陈岩一个丰厚的条件,如果工程能赚到钱,就给陈岩按照承包的利润,如果赚不到钱,就给陈岩发工资。
条件丰厚,陈岩立马答应,从县城出发,开了六七个小时的车程,到了海拔4500米的项目地。
他还带了很多国学类的书去青海,打算把这段在青海的生活,当成净化心灵的过程,获得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气。
但他的善良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认为“做好事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一次,有位牧民难产,找到了工程队。
当天晚上,陈岩冒着大雪,开车几个小时,将牧民送到了医院,最后她们母子平安,附近的70多个牧民一起到工地来感谢他。
并且,他跟救援队一直有联系,当技术顾问,写救援讲义。
在青海的日子里,他过得自由且充实,好似一度站起来了,但最终还是因为“喝酒误事”。
2018年的春节,陈岩没有赚到钱,就选择不在家里过。
或许是这份惆怅,他喝醉了,忘记了“酒后不开车”的原则,开了一辆摩托车上路,最终被拦了下来。
因为之前是缓刑,法官直接取消了,而陈岩也因为危险驾驶罪和诈骗罪,直接入狱了,他又感觉到人生充满了迷茫。
究竟自己哪里做错了?
在高墙之内,教导员对陈岩进行了疏导,陈岩接受了入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过去的10年生活开始反思。
荣誉让他开始飘飘然,不能回归曾经的平凡生活,如果没有荣誉,生活又会是怎么样?
陈岩始终无法找到自己的目标。
2019年端午节,陈岩的母亲来探监,看到陈岩的那一刻就开始哭泣、埋怨。
自从陈岩入狱之后,陈母就不敢上街,没有人跟她说话,也没有人跟她玩,她感觉到处处低人一等,只能到了晚上,在街道转一圈。
而且,陈母还是住在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屋,年久失修,墙壁都是裂缝,经过雨水冲刷,仿佛要垮。
陈岩问母亲:“你现在住在哪里?”
陈母说:“老屋,我在等着你回来。”
陈母的一番话,令陈岩大受感动。过去的10年生活,他有高光时刻,也有自己的低谷,周围的人都离他而去,唯独母亲和当年被他救下的小孩,从来没有忘记他。
多年缺失的亲情温暖,陈岩在这一刻重新感受到,所以他曾说过:“感谢入狱。”
2021年3月,陈岩刑满出狱,出狱后哪儿也不出,直接回家守着母亲。
总结
陈岩的人生充满了大起大落,从最牛志愿者到阶下囚,他享受过,落魄过,唯独亲情这一块是缺失的。
在他的人生低谷,唯有母亲在苦苦坚守老屋,让“身败名裂”的陈岩,在出狱之后有个落脚之处。
虽然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虚荣心,但懂得适可而止才能保全自己。
陈岩却陷进去了,虚荣心无止境的膨胀,最终让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在关键时刻,母亲给了陈岩一丝温暖,让他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想必从这之后,陈岩可以正视自己的内心,不再会被虚荣、荣誉这些光环迷住了眼,踏实地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