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是如何评价志愿军的?军事专家发现,有“八个不可思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媒体曾经无奈地说:“我们打赢了全世界,却败给了红色的中国。”
这句话是对志愿军的一种隐晦的肯定,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落后的武器,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打得有来有回,甚至逼着他们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和平协议上签字。
以纯粹军事理论的角度,这种结果是无法解释的。
所以在战争之后,善于总结军事理论的德国人,专门组织了人马,对志愿军进行了专项研究。
最后他们得出了结论:在志愿军的身上,有着八个不可思议的特点,他们的胜利与这些特点不无关系。
那么,德国人眼中的八个不可思议,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志愿军敢于出兵
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前,几乎没有国家相信中国有胆量出兵,因为中美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年的钢产量,分别是中国的15倍和143倍,就算是中国最稳定的农业,美国也是中国体量的3倍多。
而在隐性的军事科技方面,美国更是全面领先还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
工业、农业、科技,都是战争的后盾,是一场战争得以发动和取胜的关键。
刚刚建立不久的新中国,既然在各方面都严重落后于美国,那么按照常理分析,中国自然就不可能出兵朝鲜了。
但是偏偏,中国不但出了兵,而且从一开始便是重兵突进,绝不作秀。
这当中,既有毛主席“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略构想,也有全国军民上下一致的坚决支持。
虽然曾经有不少人反对出兵朝鲜,但是只要方针确定下来,就没有人再反对,有的只是对如何完成任务的谋划。
这种执着的精神,确实让德国的军事专家感到不可思议。
第二,志愿军精准的情报
情报战,是现代战争的先决条件。
美国也曾经设置了严密的情报网,但是他们的情报工作依托于专业人员,范围小,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大。
而志愿军的情报战则不同,即使是在朝鲜,我们的情报人员也依然创造了情报战的人民海洋。
早在1950年6月26日,中国的情报人员就已经先期入朝,开始对美国和“联合国军”进行侦察。
抗美援朝开始后,志愿军又派出了大量的侦察员,侦察敌人的动向,并且搜集山川河流的走势等情报。
在老百姓的支持下,他们得到的情报又多又准确,很好地支持了志愿军的战场指挥。
战争后期,志愿军为了防止特务人员的渗透,更是在朝鲜海岸大量布置侦察员和民兵。
这种布置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大量的敌特刚刚空投落地便落入志愿军之手,完全无法完成破坏任务。
这种很不“典型”的情报战,也同样让一板一眼的德国人感到不可思议。
第三,志愿军超强的机动能力
美国士兵已经全面实现了摩托化和机械化,按说在机动力方面,应该是超过中国志愿军的。
但是在战场上,情况却往往完全相反,完全靠两条腿行军的志愿军,经常能够在美军的必经之路形成围堵,让他们措手不及。
难道志愿军的两条腿比汽车的轮子还要快?这有些很违背科学原理。
在经过了一些研究后,德国人找到了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朝鲜北方多山地,公路又少又窄,根本不适合机械化、摩托化集团行军。
而志愿军只靠双腿,虽然单位行军速度慢,但是却十分灵活,可以翻山越岭,走最短路线。
第二个原因,志愿军对命令十分尊重,执行上从不打折扣,即使命令完成起来困难重重,他们也会拼尽全力。
从第一次战役开始,就有过多次志愿军一昼夜行军一百多里,到了目的地不进行休息,立刻投入战斗的例子。
比如抢占飞虎山的志愿军335团,在下午得到命令时,距离目的地还有几十公里的山路,但是他们却仅仅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到达了指定位置,并且击败了敌军。
这种急行军,其实在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时期,就已经是我军的家常便饭。
但是对于外国军队来说,却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因此,超强的机动能力,也就成了德国人所感受到的另一个“不可思议”。
第四,志愿军的超强夜战能力
美国人曾说:“月亮是属于中国人的。”
这话说的就是志愿军的夜袭战。
志愿军喜欢夜袭,同时也将夜袭当作自己最有效的反击手段。
在战场上,敌人的飞机大炮在白天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此时志愿军不会硬拼,而是想办法保存实力。
而到了晚上,敌人的观瞄能力下降,重武器无法发挥威力,这正是志愿军发动反击的好机会。
中美两军的第一次交战——云山战斗,就是志愿军的一次经典夜袭战,直接消灭了对方两千余人。
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也是靠着夜袭战,一举打垮了美军的北极熊团。
还有,在飞虎山、汉江、铁原等惨烈的阻击战中,战士们也频频以夜战发动反击,夺回白天丢失的阵地。
上甘岭战役,更是将这种昼夜完全逆转的拉锯战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敌人在半个多月里始终难有进展。
德国的研究人员认为,志愿军的夜袭完全违背了人的生理规律,也不利于部队控制,为何他们乐此不疲呢?
实际上,夜袭战是我军的家常便饭,在武装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经常使用。
欧美人的所谓“不可思议”,其实是少见多怪。
第五,志愿军的严明军纪
美国将军李奇微曾经说过:“志愿军是最凶狠的对手,也是最文明的对手。”
这句话虽然指的是志愿军的优待俘虏,但是也可以指军纪。
中国部队的军纪历来严明,对于老百姓的爱护,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战士的骨子里。
进入朝鲜之后,志愿军的军纪仍然严明,他们对于朝鲜人民的爱护,并不比对中国老百姓来得少。
志愿军的罗盛教烈士,便是在拯救朝鲜儿童时牺牲的。
朝鲜人民也因为志愿军的态度而爱戴他们,在很多关键时刻,都是靠着他们的支持,我军才渡过了难关。
与我们相反的是,美国军队的军纪历来很差,不少士兵和当地人民发生了冲突,并且引发了不少暴力事件。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志愿军对老百姓的爱护,是他们无法理解的。
除此之外,严明的军纪,还反映在对于命令的服从上面。
比如说汉江、铁原两场阻击战的胜利,其实就是用志愿军的血肉换来的。
彭德怀司令员也曾经表示过:“仗按说不能这样打,但是在现有的情况下没有别的办法。”
面对巨大的伤亡,38军的指战员一度哽咽着说道:“这是不要我们万岁军了吗?”
但是即使如此,他们在战场上,仍然面对敌人拼尽全力。
正如美国人所感叹的:不管志愿军上级的命令有多么离谱,底层的战士们总能完成任务!
所以在研究志愿军的时候,德国人既感叹于他们对百姓的爱护,也感叹于志愿军对于命令的服从,觉得这也是不可思议的特点之一。
第六,志愿军重塑部队的能力
抗美援朝战争打了三年,中国志愿军的消耗巨大。
在一开始,入朝部队都是解放战争中的传统劲旅,但是随着伤亡的增加,补充进来的部队,成分就变得复杂了。
他们之中,有当年国民党的起义部队,也有刚刚参军的热血青年,更有甚者,还有为数不少的湘西土匪。
按理说,这样的队伍是非常不好管理的,因为他们所受的思想教育基础不同。
但是,一旦到了朝鲜战场上,这些人就会立刻成为强悍的战士,和老战士的表现没有什么差别。
这之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50军。
50军曾经是中国最为传统的滇军部队,曾经在东北战场和解放军打了不少硬仗,后来在1948年10月24日起义。
进入朝鲜之后,50军在防守汉江的时候,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将敌人死死地钉在了汉江南岸。
最为艰苦的时候,军长曾泽生每天不看伤亡报告,只看还有多少人能战斗,以减小自己的心理压力。
还有土匪出身的战斗英雄金珍彪,他曾经在老秃山之战中,在战友几乎全部阵亡的情况下独守阵地,取得了歼敌165人的辉煌战果。
为什么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成了志愿军,就都会变成意志坚定的钢铁战士呢?
其主要原因,自然是我军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
但是,欧美军队里缺少这一部分,所以在他们的眼里,这仍然是志愿军身上的“不可思议”。
第七,志愿军的“地下长城”——坑道体系
坑道体系是志愿军最为有效的防御体系,是无数战士经验和力量的结晶。
在刚刚入朝作战时,志愿军对美军的炮火强度认识不够,在战场上伤亡巨大。
据统计,敌人每投下十枚炮弹,就可以杀伤一个志愿军战士。
但是,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志愿军战士将现有的野战工事进行了改良,造出了防御力更高的“猫耳洞”。
后来,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在视察前线的时候,发现了猫耳洞,并对其进行了改良和扩展,最终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坑道体系。
陈赓
从1951年到战争结束,志愿军共挖掘坑道1250公里,挖掘与之配套的堑壕和交通壕6240公里,比中国的长城还要长。
这些坑道,大部分都修筑在山体里,其顶部有十几米厚的岩层作为遮蔽,可以有效地抵御敌人的强大炮火。
所以在战争后期,敌人往往要发射数百枚炮弹,才能造成一个志愿军的伤亡,比战争初期低了几十倍。
更为让人惊叹的是,这样的“地下长城”,居然是志愿军用原始的工具一点点刨出来的。
他们不但没有现代化的施工机械,甚至连铁镐、铁锹等原始工具数量都不足。
能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修筑如此规模的浩大工程,确实是“不可思议”。
第八,志愿军战士如同钢铁般的战斗意志
抗美援朝战争,除了兵器的厮杀外,还是一场意志力的比拼。
在志愿军中,涌现出了无数富有悲壮色彩的英雄个人和集体。
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抱起最后一个炸药包,和四十多名敌人同归于尽。
邱少云、黄继光,都是为了集体的胜利,而牺牲了自己的年轻的生命。
此外,长津湖战役中,上万志愿军被冻死,其中两个连更是集体被冻死在了阵地上,成为了“冰雕连”。
还有在汉江鏖战的50军和38军,也都是为了其他部队的胜利,而拼尽了自己的全力。
傅崇碧
铁原阻击战时,63军在疲惫不堪的状态下,仍然顶住了敌人12天的疯狂进攻,损失多达一万人!
当撤下火线时,63军军长傅崇碧重伤住院,醒来的第一句话居然是:“给我兵,我还要战斗。”
无数的英雄,让这场战争的胜利天平倒向了中国一方,也同样给了欧美军事研究者一个大大的难题:为什么中国军人,有如此顽强的意志力呢?
这道题,是没怎么打过正义战争的他们所不能理解、同时也深深恐惧的,那么自然,这也就成了志愿军的另一个“不可思议”。
总结
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可以很轻松地解答德国人的这八个“不可思议”。
志愿军能有如此表现,靠的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执着,以及优秀的思想教育。
只要思想教育工作到位,谁都能明白,抗美援朝战争的巨大意义。
为了子孙万代的和平,一代军人情愿拼上自己的性命。
现在的繁荣生活,就是用千百万中国军人的鲜血换来的。
不管外国人明不明白,我们自己都应该珍惜眼下的岁月。
我们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将国家推上新的高峰,只有如此,才不辜负先辈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