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战史连载(19)南北破袭战之响堂铺伏击战 向前不减当年勇
神头岭伏击战胜利后不久,刘伯承根据得到的情报,决心再给日军一次打击。
他和副师长徐向前、政委邓小平研究后认为,可以在邯长公路上东阳关和涉县之间的响堂铺一带,再组织一次伏击。这里的地形比神头岭更理想,公路几乎就是一条小河的河滩,碎石满地,汽车不便行驶。路南是高山,多悬崖峭壁,不易攀登。路北为起伏高地,多谷口,利于隐蔽和出击。在这里伏击,兵力好展开,进退两便。
1938年3月21日,刘伯承到沁县小东岭八路军总部开会,接着参加东路军将领会议,因此决定伏击战由徐向前指挥。
与刘伯承一样,徐向前亦堪称一代儒将。他10岁那年上过两年私塾,尔后转到沱阳读完高小。这在当时已经算是有学问的"文化人"了。1921年,他又考进了公费的国民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了几年小学教员。1924年4月,徐向前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9月被编入孙中山卫队,承担了为孙中山放哨、警卫的任务。一个月后,他又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也许是和黄埔有缘,徐向前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仅在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干了一年,就又回到了号称"第二黄埔"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并出任少校队长。所以,多年黄埔军校生活的熏陶,使他多了几分儒雅的气质。徐向前打起仗来善于思考,处变不惊,很有大将风度。
徐向前召集干部会议,确定具体作战部署:第386旅771团和第385旅769团的主力,分别在邯长大道以北的后宽漳至杨家山一线山地设伏。771团为右翼队,769团为左翼队,并各派出一股部队到大道以南山脚下埋伏。同时,769团抽出几个连在椿树岭、河南店、王堡等地设伏,阻击可能由涉县西援之敌,并掩护该团左翼。第386旅772团集结在771团右后方之马家拐,并派出小部队向东阳关队近之苏家游击警戒,阻击可能由黎城、东阳关来援之敌,以保护我伏击部队右后方安全。
各部队接受任务后,分别抓紧时间进行思想动员和战前准备。当时,绝大多数指战员未见过汽车,对它的性能和特点不了解。对此,771团团长徐深吉和政委吴富善,决定有针对性地进行如何打汽车运输队的战前教育。"教育中,不仅向大家介绍了汽车的性能、特点,并着重讲了打汽车运输队的要领:首先是消灭汽车上的掩护部队,使之失去战斗力;第二是打敌驾驶员;第三是打汽车的油箱和轮胎。这一教育,虽然时间很短,但使大家了解了汽车的特点和打汽车的要领,在战斗中确实起了很好的作用。"
在传达战斗任务时,徐深吉和吴富善还特意说明:"这次在前线指挥战斗的师首长是徐向前副师长。"大家听了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大多来自红四方面军,徐向前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是他们的老首长,在指战员中有很高的威信。他们纷纷表示,有徐副师长指挥我们打仗,一定能打胜仗。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1938年3月30日午夜,各部队准时进到伏击地域。
次日晨6时,772团突然接到下属部队报告:后方马家峪、苏家峻两地突然出现敌情。772团以为敌人发觉了伏击企图,这是派兵来迂回伏击部队侧背、截断退路的,于是立即报告给第386旅旅部。第386旅一面转报师前方指挥所,一面准备转移。
后路被截的消息报到师前方指挥所,人们不免有点惊慌,气氛立即变得紧张起来。
徐向前端坐在一张长方形的小桌前,没有说话,略略思索了一会儿,他立起身对邓小平说:"我看先不忙撤退,进一步核实一下敌情再说。"
邓小平点点头:"好!就按你的意见办。"
徐向前对作战参谋说:"通知各部队继续隐蔽待命,令772团派一个营进到马家峪监视敌人,并火速查明当面敌情,敌人兵力多大?有无后续部队?查明后立刻报来。"
作战参谋刚要去布置,徐向前说:"给我要通769团团长陈锡联。"
"喂,陈锡联吗?你们要集中精力打敌人的运输车队,就是敌人几百人绕到你们的后面来,也不要管。你和徐深吉各给我一个连,我来掩护你们在消灭敌人的运输队以后,向南撤出。"
打完电话,徐向前又让作战科副科长邓仕俊化装,迅速赶往东阳关,了解关内日军的动态。
7时许,772团的报告来了,说经查证,苏家峧并未失守,前来进攻的敌人已被击退,撤回东阳关去了,看来没有发现我方伏击企图。邓仕俊也赶回来报告:通过内线得知,关内敌人没有出动迹象,汽车未集中,弹药未出库,也未见到翻译官到日军队部去。
徐向前放心了,对参谋下令:"通知各部按原计划行动。"
9时许,日军第14师团辎重部队森本、山田两个汽车中队从东阳关东返,开到了响堂铺。他们分属黎城、涉县两个兵站,前一天才会合到黎城。
日军的汽车开到碎石路上,不得不减慢速度,二百余辆汽车足足拉了5公里长,活像一条缓缓蠕动着的长蛇。
不一会儿,敌先头的几辆汽车已通过771团1营正面,进到769团的伏击地段。徐深吉和吴富善商量,771团是全团担任伏击任务,应该多消灭些敌人,打后头100辆;769团有几个连担任对涉县的警戒任务,放过80辆让他们去收拾。
两人急待出击命令,突然听到"啪!啪!"两声枪响,抬头一看,两发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他们明白,这是徐向前发出的总攻击命令。
顿时,全线的枪声响成一片,机关枪、步枪喷吐出一股股火柱,迫击炮弹带着一道道弧线飞向汽车,手榴弹成堆地甩进敌群。日军毫无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得手足无措,有的连枪栓都没来得及拉开,就一命呜呼了。一部分日军慌乱地跳下车来,或钻到车底下,或卧在公路边,举枪还击。汽车组成的长蛇瘫痪了,有的汽车油箱中弹起火,大火迅速蔓延,滚滚浓烟随风升腾,公路上霎时形成了一条火龙。
战士们乘势冲上公路,端着刺刀、长矛(新战士没有枪)对日军猛刺。日军持枪对抗,很快就招架不住了。
战斗进行了两个小时,公路上的日军就全部被消灭了,有三十余个敌人在混乱中死命攀上路南崖壁,狼狈逃逸。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伏击战打响后,西边敌人由黎城出动步、骑兵三百余,通过东阳关前来增援。772团3营正在此等候,在关外一顿猛打,日军掉头而逃。东边日军由涉县乘6辆汽车,倾巢出援,走到椿树岭,769团打援部队实施密集火力拦击,打中1辆,其余退了回去。
下午4时许,敌人出动飞机十多架,飞到响堂铺上空轰炸,但此时八路军部队早已打扫完战场撤离。敌机转上几圈,见到的只是满山沟被击毁的汽车残骸,以及横七竖八躺着的日军尸体,只好发疯似地投下一排排炸弹作为发泄。
黄昏时分,徐向前、邓小平回到师后方指挥所,刘伯承笑着迎了上去:"我们刚一分开,你们就打胜仗啊!"
随后,徐向前谈起了有关战况:"大约有四百多鬼子被打死,森本少佐也在里边。活捉了3个日本兵。可惜有三十多个鬼子钻了我们路南山地没有伏兵的空子,突围逃走了。这次我们炸毁的汽车,加上椿树岭打援时击毁的那一辆,一共是181辆。"
刘伯承称赞道:"这次战斗击毁汽车181辆,可是破天荒头一回!向前不减当年勇啊!"
刘伯承、邓小平爽朗地笑了起来。
几十年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徐向前元帅回忆起这段战事,写下了这样雄浑昂扬的诗句:
巍巍太行起狼烟,
黎涉路隘隐弓弦。
龙腾虎跃杀声震,
狼奔豕突敌胆寒。
扑灭火龙吞残虏,
动地军歌唱凯旋。
弹指一去四十载,
喜看春意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