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滏阳河
在我们村东1.5公里的地方,有一条自南而北走向的河,名字叫滏阳河。滏阳河发源于太行山东麓邯郸市峰峰矿区滏山南麓,故名滏阳河。滏阳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流经邯郸、邢台、衡水,在沧州地区的献县与滹沱河汇流后称子牙河。全长413公里,是一条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等综合利用的骨干河道。同时还是邯郸市一条常年有水的天然河流。
历史上,滏阳河水量充沛,曾是邯郸地区至天津的主要航运交通线,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仍有小型货船往返。
小时候,我们经常到滏阳河边看运送货物的船只。看顺水而行载满煤炭、瓷器等物资的船和高高挂起兜满风的帆,看舵手摇动木浆驾驭货船的样子。更觉有趣的是看逆水向上行走的船。
几个船工低着头拉着长长的纤绳沿着河边一步步地前行。那时候小,不知道船工的艰辛,只觉着好玩。有时,调皮的小伙伴还一边在岸上跟着船行的方向跑,一边喊着“冲船嘞,给窝窝。不给窝窝,着家伙”。一般都是只是喊喊,也有的真拿着坷垃向河中扔去,急的船上的人直嚷嚷。
稍大些的时候,我们在星期天或学校放假后就去给生产队的牲口割草。有时,我们跟着几个比我们大几岁的叔叔哥哥们去河东地里割草,到河东去就要过河,而桥又都在村里。于是,我们就脱了衣服,手举着盛草的筐子和衣服从深深的河水中游过去。割了草再绕道村里过桥回家。因为离滏阳河不远,又常去河里游泳,所以,我们那些人都会游泳。
过去的滏阳河常年有水,沿河的村庄浇地都是用河水,就连我们离河三四里地的村子也能用上河水。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河水越来越少了,以至于逐渐断流干涸了。我老伴娘家在滏阳河东,离我家八里地。河里有水时,到她娘家去,要绕道走有桥的村庄。河里没水了,便可以从河道里推着自行车过去。
我印象中从干涸的河中走了七、八年。在河里断水的几年里,河道里有种植物的,有起沙拉土的,村边河里随意倾倒垃圾,临近河堤居住的在翻盖房屋时向河堤挤占。滏阳河成了一条无人管理、任人摆布的废河。一些有识之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又无能为力。一条流淌几百年的河,一条冀南大地的母亲河,何时才能抑制破坏,还她以涓涓流淌、造福于民呢?
滏阳河自东武仕水库流经邯郸市峰峰矿区、磁县、冀南新区、邯山区、丛台区、经开区、永年区、曲周县、鸡泽县至邯邢边界长约119公里,流域面积2747平方公里。治理滏阳河,需要市政府牵头,流经各地共同行动,才能从根本上疏通。2018年9月起,滏阳河生态修复战役打响。
笔者所在的鸡泽县,按照“水清河畅、行洪安全、岸绿景美、贴近自然”的要求,坚持质效并举,加快滏阳河生态修复步伐,加大滏阳河沿线河道修复力度,创新河道两侧绿化整治工作方式方法,针对河道实际情况,分片、分段进行了精细化打造。
工程启动后,仅一个月时间,便完成13公里河道清淤扩挖,河道宽度由原来的7至8米拓宽到40至45米,工程总土方达70万立方米。尤其在沿线关键节点上下功夫,打造出了可观、可品、可游、可体验的人文景观,使县域内的滏阳河及其两岸呈现出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壮观景象。
这两年,在邢台儿子家接送孙女上学,对于家乡的事了解得少了,尤其是乡村的变化知道的不多。今年8月份,趁孩子放暑假,我和老伴回到鸡泽县城的家中。听人说滏阳河治理好了,河里常年有水,河两岸树木植被景观壮美,而且从旧城营村向北沿东河堤修了一条两车道的观光大道,一直通到邢台市平乡县的郭桥村,全长十四五公里。这么大的变化,那么好的景观,一定要去看看。
9月1日,连续几天阴雨后,迎来了一个多云天。我和老伴骑着电动车,从县城人民路一直向东,驶过引河(崔青渠)大桥便上了通往旧城营村的观光道。旧城营村与我老家同属一个镇管辖。一个镇内,我对各村都比较熟悉,连一些村与村的道路也清楚。可是,现在的形势变化实在太快了,尤其是乡村间的变化更大。
用豫剧《朝阳沟》中银环的一句唱词“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就说脚下的这条宽阔漂亮的景观路吧,过去这里根本没有路,从县城到我们所要去的旧城营村,必须绕行才能到达。
我们边走边看边对比。仅从脚下的这条路,便可看出现在祖国的富裕和强盛,便可感知人民生活的提高。说着看着,我们来到了滏阳河旧城营桥上。站在桥上南北望去,只见宽阔的河道里,泛黄的河水缓缓地向北流去,我打开手机拍下了多年未见的流水画面。
来到桥东边的河堤上,一条向北而去的黄红两色的步行道格外亮眼。不用说,那是一条供人休闲的步行道。顺桥前行向左转便是滏阳河的景观大道了。景观道的左边是一路向北奔流的河水,右边是一望无际的农田。道路两旁是新栽植的观赏树和花草。看到这诗意般的景象,我停下车,拍下了滏阳河与景观道并行的照片。
我们走着看着,回忆着过去这段河堤的模样。不一会儿到了邢堤村。该村在人民公社时期是我们乡公社所在地。那时,因公社在此,故供销社、煤站、卫生院等也设在该村。印象最深的还是滏阳河中运输煤炭的船。
在我去邢堤村不多的次数中,总是能见到停在河中卸煤的船。看到卸煤工从船上两个人抬着一筐煤,踏着从船上铺到岸边的长木板,一趟一趟地卸煤。煤站内存放的煤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过了邢堤村,不一会儿就到了刘庄村。也就是前边说过从干涸的河道里推自行车过河的那个地方。看着哗哗湍流的河水,想着那些年干涸的河道,似有百感交集之感觉。现在河里不但有了常年不断的水,而且河上又增加了桥。从旧城营村到东于口村,过去只有3座桥,而现在却有7座桥。
从刘庄向北便是滏阳河在鸡泽县境内的最后一个村庄。滏阳河在刘庄村北向东拐了一个弯继续向北而去,而脚下的景观道还是依河而循序前行。
在东于口村的村南,很远就看到了一条横跨滏阳河的铁路大桥。这座大桥和这段铁路是由中铁建十七局于2010年承建的。过了铁路桥,在东于口村南有一段水面很宽的河段,河边有人在钓鱼,有人在观看。我停下车拍了几张照片后,便顺原路返回。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作者:李书海
责任编辑:李杰《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