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历史长河中的受难者
一、历史长河中的犹太人
犹太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 4000 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他们的远祖是古代闪族支脉。为躲避自然灾害,渡过约旦河迁徙至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东部,得名 “希伯来人”。
根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在上帝授意下率领本族人来到迦南,即如今的巴勒斯坦地区。后来因饥荒,雅各带领部分犹太人逃到埃及,沦为奴隶。直到摩西带领犹太人离开埃及,回到迦南地区。公元前 1000 年,犹太人在迦南建立古以色列国,后分裂为北部的古以色列国和南部的犹大国。
犹大国先后被亚述、巴比伦、罗马帝国征服,之后犹太人散落世界各地。截止到 2022 年,大约有 1520 万犹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美国、法国等地。其中以色列大约有 710 万、美国有超过六百万、法国约有 44 万。
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太人历经多次迁徙,却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民族特性。他们信仰犹太教,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有着独特的宗教文化和传统习俗。例如,安息日、逾越节、赎罪日等是犹太民族独特的节日,在饮食、服饰等方面也有严格的规范;律法在他们的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规范民族行为的准则。
尽管犹太人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和对家园的眷恋。这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使得他们在历经千年的大流散之后,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
二、宗教因素致迫害
(一)犹太教与其他宗教的冲突
犹太教作为最古老的一神教宗教,其独特的信条使犹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这种排他性和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与其他宗教的冲突。在欧洲,基督教徒认为犹太人参与了毒害耶稣基督的罪行,因此将犹太人称为 “弑神者”。根据历史记载,在中世纪的欧洲,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导致犹太人遭受了严重的迫害。例如,在黑死病期间,由于犹太人爱干净,死亡率比欧洲人低,便被污蔑说黑死病是犹太人和魔鬼合作制作出来的,从而引发了对犹太人的屠杀和财产没收。
在伊斯兰中东,犹太人始终没有忘记 625 年在麦地那企图刺杀先知穆罕默德的事件。随后犹太社区先是组织了一次暗杀行动,然后又开始叛乱。为此,犹太人被驱逐出阿拉伯,穆斯林从此不再向耶路撒冷祈祷,而是向麦加祈祷。虽然在 10 世纪到 19 世纪的穆斯林世界对犹太人相当宽容,他们和其他宗教一样被征收更高的税,但没有受到迫害,甚至还获得了特殊条件。然而,后来欧洲人带来的不仅是殖民主义和新技术,还助长了新一轮的反犹太主义浪潮。
(二)宗教信仰差异引发的仇视
欧洲大多数民族信仰基督教,而犹太人信仰犹太教,这种差异使犹太人被视为异教,遭到厌恶。基督教崇尚耶稣基督为救世主,认为他是上帝的儿子,而犹太教则不接受耶稣为神的化身,视其为叛徒,与基督教的救赎观念背道而驰。这一核心信仰差异,也导致了基督教和犹太教在宗教仪式、教义以及宗教体系的其他方面产生了分歧。
犹太人只承认圣经中的旧约,不认可新约,更不承认耶稣的地位,这在中世纪的欧洲是犯了大忌。所以不管是天主教还是东正教,都将其视为异端,极力打压,并且拼命抹黑犹太人。更关键的是犹太人受犹太教的影响非常深,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神之子民,天然就比基督教徒高了一个等级,除了上帝,谁都不认。比如当初的罗马皇帝要征召犹太人服兵役,但是犹太人只效忠上帝,而参军就必须效忠罗马皇帝,与犹太教的教义不符,所以犹太人拒绝,这引起了罗马帝国的不满。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也是如此,犹太人不效忠所在地的国王和领主,他们自然会排挤打压犹太人。
三、经济因素引祸端
(一)经济危机下的掠夺目标
20 世纪 20 年代到 30 年代,世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德国的工业经济倒退,国内经济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惶恐不安。希特勒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和拉动经济的增长,将目标锁定在了富有的犹太人身上。据统计,在欧洲地区大多数资本都掌握在犹太人手中。希特勒开始大范围地屠杀犹太人并抢夺他们的财富。例如在 1922 年的德国,一根面包卖 1000 亿马克,德国银行家主体是犹太人,他们在剧烈的通货膨胀中动用手段转移中产阶级的财富,使得德国海量的中产家庭沦落到贫民窟,这也加剧了德国底层人民对犹太人的痛恨。
(二)财富引发的嫉妒与仇恨
在欧洲,犹太人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他们掌握大量资本,积累了巨额财富。在经济困难时期,犹太人的财富就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和不满。比如在一些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犹太人往往成为替罪羊,被指责为贪婪的剥削者。
在一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国力衰弱,通货膨胀,而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却过着富足的生活,却从未拿出钱来帮助德国重整经济,这更滋生出一种对犹太人的痛恨情绪。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要求赔偿 1320 亿金马克,德国为了偿还赔款疯狂印钞票,导致货币严重贬值,而犹太人却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积累财富。
在二战期间,犹太人的财富更是成为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重要原因之一。犹太人的财富集中引发了其他民族的嫉妒,使他们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统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也会利用民众对犹太人财富的嫉妒心理,煽动对犹太人的迫害。例如,纳粹政权将犹太人作为政治攻击的目标,宣扬犹太人是德国社会的 “毒瘤”,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并转移国内矛盾。
四、文化因素成隔阂
(一)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的差异
犹太人的安息日在每周日,这一天他们会停止一切工作进行休息,而在当时的希腊,人们只在宗教节日才休息。这种差异使得希腊人认为犹太人是 “懒惰的好闲者”。此外,犹太人的割礼文化也让许多人反感。在希腊人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割礼破坏了人体的美感。这些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与其他民族格格不入,引发了其他民族的反感。
例如,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犹太人的这些独特习俗就引起了罗马人的不满。罗马人崇尚多神教信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与犹太人有很大的不同。犹太人的安息日和割礼等习俗在罗马人眼中显得怪异和不可理解,这进一步加深了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封闭社区引发的敌意
无论身处何地,犹太人都继续保持自己的文化和宗教身份,并试图保留自己的传统。他们形成封闭的犹太社区,仅在自己的社区内举行婚礼,对世界其他民族表现出排斥。这种行为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敌意。
封闭的犹太社区就像一个个孤立的岛屿,与周围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被隔离起来,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他们只能在封闭的社区中生活,从事被基督徒所唾弃的金融业。这种封闭的生活方式使得犹太人更加依赖自己的社区,也让他们与其他民族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例如,在一些欧洲城市,犹太人隔都的存在就是这种封闭社区的典型代表。在隔都中,犹太人的生活受到严格的限制,他们与外界的交流也非常有限。这种封闭的社区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反感和敌意,他们认为犹太人是自私自利的群体,不愿意融入当地社会。这种敌意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了对犹太人的迫害。
五、谣言加剧迫害
(一)犹太人出卖耶稣的谣言影响
在基督教历史中,犹太人被认为出卖了耶稣。这种观念在欧洲广泛传播,使得许多基督教徒对犹太人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最后的晚餐》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十二门徒和耶稣一起用晚餐的场景,其中离耶稣几个人距离的犹大一手拿刀,一手拿着金币,直接指出犹大对耶稣不利,而犹大就是个犹太人。在十字军东征时,甚至喊出了 “干掉犹太人,拯救你的灵魂” 这样的口号,可见欧洲人对犹太人积怨已久。这种谣言不仅在宗教层面加深了对犹太人的仇视,还在社会层面引发了一系列针对犹太人的迫害行动。例如,在一些地区,犹太人被禁止从事特定的职业,他们的财产被没收,甚至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
(二)黑死病谣言带来的灾难
在黑死病肆虐欧洲期间,由于犹太人注重个人卫生,死亡率相对较低,便被污蔑为制造黑死病的罪魁祸首。1347 年,瑞士日内瓦附近的小城西恩,当地人抓到了一位在水井中 “投毒” 的犹太人。第二年秋天,这位名叫阿济迈的犹太药剂师在酷刑下屈打成招,承认自己受到犹太人领袖的指使,用青蛙、蜥蜴和人肉制成毒药,往水井和河流中投毒,以此来毒死所有的欧洲人。审判结束之后,黑死病是犹太人造成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欧洲,愤怒的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袭击遇到的每一个犹太人。后来这些小规模的袭击逐渐演变成了大规模的种族屠杀,导致数十万犹太人惨死。军队也参与了对犹太人的屠杀,给犹太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谣言的传播速度极快,甚至快过了瘟疫传播的速度。在当时医学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对黑死病束手无策,便将怒火宣泄到了犹太人身上。犹太人的辩解也无法改变他们被视为罪人的命运。犹太人领袖回应说,犹太人没有感染黑死病是因为他们经常洗澡,比欧洲人更讲究卫生。但这种解释并没有被欧洲人接受,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对犹太人的迫害。
六、总结与思考
犹太人在历史上遭受的迫害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宗教上的冲突使得他们被视为异教徒,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经济上的成功又引发了嫉妒和仇恨,成为了危机时期的掠夺目标。文化上的差异和封闭性让他们与其他民族产生隔阂,难以融入当地社会。而谣言的传播更是加剧了对他们的迫害,使他们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
然而,犹太人在历经如此多的苦难后,依然保持着民族的独特性,这不得不让人敬佩。他们对自己的宗教信仰始终坚定不移,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从未间断。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从犹太人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反思。首先,宗教信仰应该是包容和理解的,而不是引发冲突和迫害的根源。不同的宗教信仰应该相互尊重,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其次,经济的发展应该是公平和可持续的,不能让财富的集中成为引发仇恨的导火索。最后,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不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交流和融合,而不是相互排斥。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要倡导和平、包容、理解的价值观,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公正、多元的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