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月的舆论轰炸,杨永信炒作事件的幕后黑手逐一浮出水面
已经一个半月了。
从8月2号至今,“电击狂人杨永信”始终活跃在各大媒体的头条上。新闻本身也有审美,也会疲劳,一个新闻能持续如此长的时间不得不让人感到奇怪:一个隶属地级市医院的小科室,真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可以让媒体们持续不断地趋之若鹜?还使得杨永信的风头甚至能和奥运会、王宝强并驾齐驱?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整件事的背后是否有人在推波助澜?闲来无事,笔者整理了一下杨永信事件的始末,发现其中暗藏杀机。
1.起因
2016年8月2日,名为“为你写一个故事”(实名:蔡江舟)的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再谈最美乡村教师:杨永信——同样至今无人负责的一些事》,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2016年8月7日,该公众号又发表了一篇题为《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的文章,内容与8月2日的那篇一模一样,只不过换了一个标题,立刻吸引了无数眼球。该文内容实际上是2009年柴静对临沂网戒中心的负面报导,并无任何新意。
如果这只是一篇简单的随笔,作者蔡江舟何需换个题目再推广一次?现在看来,其目的昭然若揭:利用一个历史遗留的眼光,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唤醒大众对于临沂网戒中心的不满。在兵法上这叫“师出有名”,为他们的下一步计划做好铺垫。为什么这里要说“他们”?因为蔡江舟只是这次事件的先锋。接下来的表演才是重头戏。(注意看下文中的时间)
2016年8月10日,蔡江舟转载自己微信公众号文章到微博,触乐网的祝佳音成为了中介。
2016年8月10日,蔡江舟转载自己微信公众号文章到微博,触乐网的祝佳音成为了中介。
2016年8月10日,《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被林熊猫(林琪雪)微博转发,并迅速推广。
2016年8月10日,林琪雪在其微博发表了一些“曾经在网戒中心住过”的网友的回忆,林琪雪称这些内容都是网友主动提供给他的。接下来的日子,林陆续发表了数篇同类的文章,这些网友都声称自己在临沂网戒中心住过并接受过“电击”。
在8月10号这一天,整件事情的幕后推手到齐了!
蔡江舟,上海莉莉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员工,该公司代表作品:手游《刀塔传奇》。
林琪雪,新媒体影像制作人、导演,著名游戏人。手游《刀塔传奇》熊猫酒仙配音。
祝佳音,触乐网编辑,2001年进入游戏行业,热衷于报导游戏行业内有趣的人和故事。
触乐网,国内最优秀的手机游戏媒体之一,持续关注最好玩、最优秀的手机游戏,。
2.关联
我的天哪!我看到了什么?一条无比完美的利益链!
一个《刀塔传奇》就把这几个游戏界的知名人士紧紧拴在了一起。笔者难免好奇,这款游戏这么赚钱么?
至于新闻中写的21.6亿是否属实我们无需较真,总之是很赚就对了。无可否认,游戏行业发展到今天,在经济上的地位早已举足轻重,而电子竞技也已被人们认可并成为一门新兴的职业,甚至成为了某些大学的专业课。那么这些游戏界大V到底在忌惮什么,以至于如此费尽心机地炒作杨永信?难不成是因为临沂网戒中心挡住了他们的财路?笔者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
因为在这些游戏大V的眼中,杨永信的临沂网戒中心根本不足为惧。
在这篇采访中杨永信透露:网戒中心收治过6000个孩子。然而临沂网戒中心是2006年成立的,到今天已经有10年了,10年才收治了6000个孩子。。。我们再分析一下,这6000个孩子里面有网瘾的占多少?网瘾当中属于网络游戏成瘾的有多少?网络游戏成瘾的当中玩《刀塔传奇》的又有多少?不难发现,实际的利益冲突并不存在,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并非一场利益之争?
也不见得。
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最明显的观点分歧在于:是否存在“网瘾”?
很显然,无论蔡江舟也好,林琪雪也好,祝佳音也好,这些游戏界大V是否认“网瘾”的,他们认为网瘾是“伪科学”。
2016年9月11日,触乐网的祝佳音发了一篇文章《杨永信其实和游戏关联不大》,其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
“现在没有人敢轻易否认游戏在我们生活中的位置,也没有多少人相信“网瘾”的存在。老玩家们遗忘了那段时光,而新玩家们把“杨叔”和“电击”视为传说中的笑话。”
这并不难理解,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也是靠游戏吃饭的,我一样会否认“网瘾论“,因为一旦“网瘾”被证实,人人谈“网瘾”色变,我手里的饭碗可就端不稳了,就算还能端住,里面的肉也少了。所以这些幕后推手的真正目的既不是维护正义,也不是维护青少年,而是淡化人们“网瘾”的概念。
说白了,他们要攻击的对象不是杨永信,也不是临沂网戒中心,而是所有支持“网瘾论”的人,杨永信不过是一个代表罢了。
3.表演
了解了这件事的背景,我们再回过头来放映一下这些幕后黑手的拙劣表演。
2016年8月11日,雷斯林声称自己“采访”了两个曾经在网戒中心住过的网友。
2016年8月12日,林熊猫发了一个这样的微博,意为他曾经与几位朋友商量过要如何对付网戒中心,并贴上了他朋友的言论,声称自己要“坚持到底”。
2016年8月15日,林熊猫在微博上公开了网戒中心全体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
2016年8月16日,林熊猫在微博上转发了蔡江舟收到的律师函,表示力挺蔡江舟。
2016年8月17日,林熊猫在微博上发表了“今天早上央视《第一时间》栏目已有关于网戒中心的报道,不着急,深度的广度的还有,嘿嘿,咱慢慢来~”的言论。
2016年8月19日,林熊猫在微博上发表了“大招一波~”的言论。
2016年8月20日,林熊猫发表“另一波大招~”的言论。
2016年8月31日,林熊猫发表“又一波~”的言论。
2016年9月7日,林熊猫发表“过了G20,会有一波详细的报道披露,明天。”的言论。
2016.9.7,触乐网连续发表五篇文章《被杨永信改造的孩子们》、《“盟友”曾宇:感觉自己死过一次了,活一天就赚一天吧》、《“盟友”王安:这件事我永远也没法原谅他们》、《“盟友”李林峰、王明阳:大家不要太关注锤子本身》、《律师观点:最好的结果是,异地公安能立案调查》,附相关链接:
http://www.chuapp.com/2016/09/07/266421.html
http://www.chuapp.com/2016/09/07/266346.html
http://www.chuapp.com/2016/09/07/266414.html
http://www.chuapp.com/2016/09/07/266332.html
http://www.chuapp.com/2016/09/07/266461.html
2016.9.8,触乐网继续发表文章《“盟友”小辰:逃离临沂》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17392194828777
2016年9月8日,林琪雪感激“好友”祝佳音冒风险亲赴临沂。
明明是一场几个人编排已久的好戏,还是要装作“纵使相逢应不识”的样子,你们辛苦了!
利用自身的行业资源来帮助炒作自不必说,媒体、记者都可以成为你们的“大招”,同时利用基数巨大的游戏玩家来声援自己的言论,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绑架了政府,抨击了家长,请来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否定”网瘾“,目的不仅仅是让临沂网戒中心关门大吉,更重要的是呼吁社会淡化网瘾的概念,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好不厉害。
4.建议
另外,对于以上触乐网祝佳音的采访内容,本人实在不敢恭维。这样的采访还需要“冒险亲赴临沂”?只需要让那些急着爆料的孩子写好稿子以后发给你,你直接评论加转发不就可以了?对于媒体记者的职业素养我不懂行,但是想写一篇”看似客观“的报导你至少要多费点功夫做个全面采访吧。
1.需不需要深入了解一下这些“盟友”的为人?
采访对象既然已经愿意接受采访了,或者说他们都主动找上门来让你采访了,你要不要了解一下采访对象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2.需不需要采访一下“受害者”的家长?
“孩子有网瘾都是因为父母教育的不好,这些父母愚昧无知麻木不仁。”在下这样的言论之前,要不要了解一下他们是否与你想象的一样愚蠢?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去交给别人管?为什么不心疼自己的亲生孩子?你不好奇么?还是说,你压根就不关心这些。
3.需不需要采访一下“受害者”的老师同学?
这些孩子到底是单纯天真的好孩子,还是学校社会的“害群之马”?是简单的上网还是已经触碰了法律?你也不会关心的,因为你要的结果与这些无关。
4.需不需要采访一下“受益者”及其家长?
如果临沂网戒中心也有治愈的孩子,你要不要采访下他们,听听他们的看法呢?杨永信收治过6000多个孩子,这其中当真没有感谢他的?据我了解,感恩他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可是即使你知道有这样的孩子,你也不会去采访,因为那样就没人给你发盒饭了。
最后随口问一句,发一条这样的广告,能赚多少钱?